筆者認為,市場步入高位后,資金情緒敏感度已有提升,籌碼兌現壓力疊加外圍市場波動使得資金離場意愿加劇,短線出現調整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就當前A股所處的宏觀經濟和政策環境來看,市場繼續向下調整空間有限,本周滬指先抑后揚、蓄勢后重新向上挑戰短期均線壓力的概率較大。
回顧上周盤面表面,在以金融為首的權重品種步入調整之際,市場熱點范圍快速收窄。有色、煤炭等資源股和信息安全、區塊鏈等題材概念一度有所表現,起到了熱點承接和護盤的作用,但一方面資金關注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受到消息面刺激和存在超跌反彈要求的品種上,另一方面熱點的持續性較為欠佳,并且呈現出無序切換的特征,這使得板塊效應和賺錢效應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加大了市場做多合力聚集和發力的難度。
值得關注的是,中小創品種的不時活躍尚未擺脫超跌反彈范疇,短線快炒仍是現階段主流資金對題材概念的主要操作手法。對于后續市場來說,前期被錯殺的優質成長股雖然存在表現機會,但在金融監管、業績欠佳以及資金偏好等因素的影響下,中小創尚不具備整體持續走強的內在基礎。
整體來看,對于本次調整筆者認為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低估值權重藍籌作為本輪上漲的主要動力,已經積累了較高漲幅,獲利回吐壓力的釋放必然會對指數重心乃至市場人氣形成拖累。加之滬指重回3300點附近已近2周時間,指數在高位籌碼兌現壓力下屢次上攻未果,在影響增量入場意愿的同時,也會導致存量資金離場情緒的加劇。意料之外的是,周邊市場利空消息頻出,對A股投資者情緒造成明顯干擾,也導致本次調整的力度超乎預期。
上周滬指連續跌破多條短期均線,日線級別技術形態趨弱,短線市場仍有繼續向下尋求支撐的要求。不過3200點一帶恰好是10周均線所在,半年線、60日均線等中長期均線也聚集于附近,也將對指數形成技術支撐。投資者可適當關注低估值藍籌的逢低介入機會,以及存在超跌反彈要求的優質成長股。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