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恒指沖高回落,最終漲0.24%至27607.38點,再創逾兩年新高。恒生國企指數漲0.28%,報11055.42點,創2015年8月來新高;恒生紅籌指數漲0.44%,報4267.81點。大市成交1048.34億港元,連續兩日成交破千億港元。年初至今,恒生金融業上漲25.01%,本周三個交易日恒生金融業累計漲幅約2%,漲76.75點。
分析人士稱,由于市場資金充裕,龍頭股業績靚麗和即將到來的中期業績披露時間窗口,吸引了龐大的南下資金搶籌金融股。中資銀行、中資保險股躋身滬港通深港通資金買入前十。市場繼續看好金融板塊后期走勢。
金融股遭搶籌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金融板塊走強的主要原因,一是基本面向好。評級機構穆迪最近上調了中國銀行體系評級展望,上調至“穩定”。穆迪認為,在相關政策支持下,中國銀行業將保持增長,銀行體系金融風險將有效降低。花旗8月1日發表報告稱,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強勁,加上美元相對弱勢,令人民幣溫和升值,預計在政策支撐下,人民幣兌美元匯價至今年底將持續走強。因此資金紛紛轉投股市和匯市,尋求穩健有業績支撐的大盤股作為投資標的,導致金融股受益。
二是中期業績提振。剛剛公布良好中期業績的招商銀行、匯豐控股、友邦保險等股價有所表現,強勢上漲并拉動板塊上行。在8月中下旬金融行業巨頭將陸續披露中期業績,市場預計業績將持續向好。其中,野村預計月底發布財報的新華保險上半年新業務價值按年可增長30%。
三,南下資金追捧。數據顯示,近一周滬港通深港通分別流入14.53億元和8.13億元,而南下資金買入成交前五名分別為工商銀行、騰訊控股、融創中國、匯豐控股和新華保險。而在近1個月和3個月統計中,匯豐控股、工商銀行與新華保險仍然穩坐前五。而在近1周、1個月和3個月南下資金成交前十的個股中,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國人壽、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等也紛紛上榜。摩根士丹利近日表示,中資銀行股即將迎來兩至三年的息差擴張期,因此上調了部分中資銀行股的目標價。
藍籌慢牛趨勢不變
市場人士分析,港股市場能否持續走強,需關注三大因素:一,大市成交能否繼續維持千億水平之上;二,美元能否弱勢并推動資金持續流入;三,藍籌業績是否如市場預期般理想。星展香港財富管理部署理投資總監李振豪分析,已經公布業績的藍籌股交出較好的業績報表,令市場確信港股有良好基本面支持其14倍多的市盈率。港股市盈率只是略高于過去10年平均水平約13倍,估值絕對不夸張。相信后市的上升動力及投資機會,可積極關注即將發榜的重磅藍籌。
廣大證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陳治中認為,美元指數轉弱,推動國際資金涌入香港,追逐傳統高息藍籌,助港股大市沖頂。中資保險股和中資銀行股將于8月中旬起陸續公布半年業績,維持買入中資金融藍籌的建議。
匯豐證券表示,目前,市場已將H股今、明兩年盈利預測上調6%至7%,當中以傳統經濟股為主。下半年在穩定的宏觀環境,以及寬松的借貸政策下,南下資金將主攻大型股,其中較看好金融股表現。
海通證券認為,目前藍籌慢牛趨勢不變,市場進入良性輪動,珍惜做多時間窗口。從盤面來看,績優藍籌與周期股輪番啟動。一方面是績優藍籌仍然受到市場資金青睞,金融地產等板塊盈利和估值的匹配程度仍然具有較大優勢;另一方面各種漲價題材輪番上漲,從傳統的煤炭有色鋼鐵開始向各個細分領域擴散。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