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早盤,保險、券商、銀行三大板塊集體走強,上證50指數漲超1%再創兩年新高。個股方面,新華保險、華泰證券、中國太保、中國平安等漲幅靠前。
國金證券:八月配置上首推大金融
策略-李立峰:配置上“兩個不利于”特征依舊存在,首推大金融(尤其銀行股)
站在當前時點,由于前期機構投資者“抱團取暖”過于集中,且外加監管政策階段性有所緩和,使得機構投資者開始守“舊”掘“新”,試圖通過尋找中報業績的確定性,進一步去挖掘細分板塊的龍頭公司成為當前的主流策略,行情的演繹有望由“漂亮 50”擴散至“漂亮 150”,與此同時,亦意味著其他剩余的3000余只股票價格還是有繼續下挫的風險。
新股的發行,以及后續不排除“完善退市制度”相關細則出臺,將極大的降低A股“殼”公司的價值。目前中國A股“殼”公司價值大約在20億左右,而香港市場“殼”公司價值在5-10個億,兩地“殼”公司價值有望進一步接軌。監管層近期表述依舊對兩塊領域不利于:1)不利于估值過高(PE30倍或以上)的板塊;2)不利于中小市值的個股。
板塊配置上,我們首推的是大金融,尤其推薦經營基本面穩健,中報業績有望超預期的銀行板塊,后續有望成為資金主要配置的板塊;其次,我們推薦依賴于內生增長,行業基本面向好,后續仍有提價預期的(次)高端白酒板塊等;對于周期板塊,短期經濟企穩回升,環保因素以及供給側收縮的邏輯短期無法被證偽,建議采取“看短做短”的操作。
主題方面,建議重點關注“tesla產業鏈(鋰、鈷、汽車零部件)、蘋果產業鏈、廈門本地股(金磚五國會議9月份召開)”等。
風險因素:海外黑天鵝事件、流動性系統性風險
東吳證券8月策略:消費、金融行業“性價比”為王
宏觀 1)6月份制造業PMI小幅反彈,擴張態勢延續,預計三季度將保持較高景氣度。需求端呈現出“內需不弱,外需向好”的特點,工業生產擴張步伐加快。2)下半年食品項對于CPI的拖累作用將繼續收窄,服務項同比價格將見頂回落;我們預計PPI下行趨勢中仍有支撐,三季度同比在5%左右。3)隨著全球經濟繼續穩定增長,“一帶一路”持續推進,我們認為下半年我國出口依然樂觀,跨境資本流動有望持續改善。4)6月份社會零售品銷售亮點主要來自于農村和網絡消費,目前我國處于消費率回升周期,農村居民消費率提升空間較大,而互聯網購物有望成為實現農村消費升級的重要渠道,尤其是移動互聯端。5)我們預計下半年“去杠桿、防風險、控套利”的思路不變,強監管的定調不會輕易扭轉,M2在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同時,低增速將成為常態。 策略: 消費、金融行業“性價比”為王,國企去杠桿值值得期待 A股市場周期股交易行情仍有一定持續性,但整體不具備風格切換條件,基本配置仍以消費和金融為主。短期內市場焦點在于十九大維穩和中報業績超預期,另外考慮到6月底以來國企改革政策加速,相關板塊值得關注。 行業方面:在EPS、利率和風險偏好三因素影響下,我們認為市場延續震蕩行情,具體來說:1)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和A股非金融企業利潤增速基本同步,一季度企業盈利增速高點已過,年內將緩慢下行;2)經濟溫和背景下,嚴監管趨勢不變,連續三年的利率下行周期結束,中期利率易上難下;3)改革進入深水區,政策紅利有望進一步釋放,預計十九大前后風險偏好將有所修復。今年以來,大盤藍籌股和小盤股走勢明顯分化,行業板塊方面家電、食品飲料電子、銀行等漲幅居前。市場配置思路表現為資金抱團,低估值、高ROE、盈利穩定的白馬龍頭股受到青睞。無論從歷史還是橫向對比來看,白馬股估值都處在合理區間,行情有望持續;從估值和盈利兩維度考察,可以關注銀行、房地產、汽車等高“性價比”行業。 主題方面: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工作會議,分析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并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我們認為防風險去杠桿仍將是下半年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主題,國企去杠桿有望成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考慮到供給側改革和國企去杠桿的雙重作用,央企合并、混改和地方國改等三大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原標題:金融股集體發力 上證50指數漲超1%創兩年新高)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