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隔夜外盤重挫影響,亞太股市全線下挫,滬指開盤下跌0.71%,多數板塊均飄綠。截至發稿,日經225指數跌1.67%,恒生指數跌0.63%,韓國指數跌0.7%。
美東時間周三,歐美股市全線下挫了,納斯達克指數創下去年6月24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恐慌指數VIX飆漲46%。同時,法國和德國股市均創8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國際黃金期貨價格連續大幅收漲近2%,觸及兩周高位。
針對周三美股大跌,財經博客TheFrugalProf稱,主要股指收跌逾1%,證實雙頂形成,意味著“特朗普行情”接近尾聲,股市將出現下跌。隨后其補充道,周二市場也出現了“明顯”的成交量不足,表明買家可能已經疲憊不堪。而早在前幾日,曾有分析師以艾略特波浪理論分析市場,得出美股大牛市周期將于明年春天結束的結論。
國內市場,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股指這輪上漲暫時只能定義為超跌反彈,從基本面、資金面、市場風險偏好等角度看均不支持股指大幅反彈,而決定反彈高度的是市場資金面以及量能的情況。在反彈之后股指大概率仍將以震蕩盤整的形式夯實底部,才有可能出現上漲行情。
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等就表示,自4月中旬之后,其對市場一直保持相對“謹慎”的看法,總結來看,主要是兩個方面因素支撐這個判斷。一方面是經濟基本面,我們大概率處在各項關鍵經濟數據下行的初始階段,比如PPI、房價、企業利潤等關鍵性宏觀指標的同比增速,都開始下行,但還沒有迎來快速下行的階段,因此宏觀經濟基本面的未來潛在沖擊對市場風險偏好帶來了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是利率資金面,去年底以來,廣譜利率水平實際上在上行,但我們很可能還看不到這輪上行過程的結束,無論是從貨幣政策,還是從金融監管趨嚴,或者是從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