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5日收盤,中國恒大報15.9港元,今年以來漲229.19%;融創中國報15.80港元,漲151.28%;碧桂園報9港元,漲110.30%;龍光地產報5.58港元,漲99.71%;龍湖地產報17.36港元,漲82.58%;綠城中國報10.2港元,漲65.19%。
分析人士認為,對中資地產股而言,估值仍有修復空間。加上2017年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態勢,房地產市場成交規模保持平穩增長,中資地產股未來走勢仍然樂觀。
板塊整體業績靚麗
中資地產股本輪上漲從5月開始。整個板塊在中國恒大等領頭羊的帶領下連續走高,板塊估值得到修復。6月30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上半年房企銷售業績數據顯示,全國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房企達到126家,銷售額共計36220億元,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2%。上半年雖然有市場調控政策高壓,房企卻表現亮眼,房企目標平均完成率已達59%。靚麗的數據給部分中資地產股帶來了補漲的機會。緊接著7月3日當天,在綠城中國的領漲下,數據顯示大機構大客戶紛紛買進龍頭房企,如中國恒大、碧桂園、融創中國、雅居樂等,整個中資地產板塊再次騰飛。當日港股通(滬、深)十大成交活躍股中,中資地產股占據近“半壁江山”。截至7月5日,中資地產股整體仍保持強勢。
不過,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持續提高,龍頭房企市場份額繼續加大。對于許多中小企業而言,日趨嚴格的房地產調控以及狹窄的資金來源渠道,或預示著未來的日子不會好過。因此,地產板塊的再次爆發,其實主要是大型房企的升值空間被長期看好。
后市偏向樂觀
近期,摩根大通發表研究報告預期,未來兩至三年土地供應維持偏緊,內地大城市的成交量下跌,但小城市則維持強勁。至少到明年,樓盤庫存將繼續減少,平均售價維持升勢。在摩根大通看來,中資地產股的資產凈值仍然穩健,如果盈利前景改善,未來12個月中資地產股可以重新估值,但短期內因銷售減少及信貸收緊,不會持續沖高。摩根大通強調,即使內房股的股價在近期已出現反彈,但其行業股息收益率仍然高達4.9%。
香港南華金融集團高級策略師岑智勇表示,正是內地房產企業上半年較好的銷售數據,為其股價的上漲提供了支撐。而放眼下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受銷售的影響將開始減弱。從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開發商去庫存后銷售回款增加,現金結余占比較高,現金流充裕。所以盡管房地產調控政策力度加大導致地產銷售下降,但投資仍然會明顯回升。
香港耀才證券研究總監植耀輝認為,目前投資者對港股市場上的中資地產股態度仍然偏向樂觀,“雖然目前仍有不少調控政策抑制房價,但內地樓市仍存在相當的投資空間和剛性需求,這成為支撐相關上市公司業績的基本面利好。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內地債息高企,再融資的成本將為企業盈利帶來壓力,因此,建議投資者選擇負債率較低的中資地產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