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新能源汽車政策暖風頻吹,讓人應接不暇。
新能源汽車政策暖風再起
昨日(6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這是繼 2016 年 9 月份后又一次公開征求意見,再次表明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視,提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士氣。
6月12日,發改委網站公布《關于完善汽車投資項目管理的意見》。
在《意見》中表明,在嚴控傳統燃油汽車產能的同時,還提出支持社會資本和具有較強技術能力的企業進入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生產領域,引導現有傳統燃油汽車企業加快轉型發展新能源汽車。
早在本月初時,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及第296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其中,第五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共包括92戶企業的309個車型。
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而政策的大力推動,也助力行業的興榮。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布的數據顯示,1-5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14.7萬輛,銷售13.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7%和7.8%,進入相對健康的增速狀態。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2萬輛和11.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8%和20.7%;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萬輛和2.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0%和27.6%。
新能源車市走強,體現出政策和市場逐步回歸正常后,產銷逐步走強的特征。
概念股有望迎來上漲良機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高增長的背景下,作為新能源汽車電池主要原材料的鈷和鋰最近一段時期也火了。
金屬鈷價格今年4、5 月份有所回落,但上周至今回升至2%至約36.9 萬元/噸,年初至今仍然累計上漲33%。碳酸鋰價格方面,年初至今累計上漲~10%。
昨日,從股市來看,鋰電池板塊和有色金屬板塊,多只概念股漲停,試問新能源汽車的“配角”們都火了,新能源汽車板塊離上漲還遠嗎?
東吳證券指出,國際一線車企的全球化布局剛剛開始,眾多乘用車巨頭開始推出新能源車型!預計未來兩三年將出現新能源車型井噴上市。
天風證券表示,乘用車周期與成長并存,新能源汽車市場顯著回暖;看好自主品牌乘用車崛起與自主零部件共振的邏輯的同時,建議關注乘用車板塊中成長性強的標的以及新能源爆款車產業鏈。推薦整車:上汽集團+眾泰汽車、港股廣汽集團+吉利汽車;推薦自主零部件:拓普集團、新泉股份、精鍛科技、新坐標。
當然,還是不可否認新能源產業鏈的投資機會,興業證券梳理“三條主線” 尋找龍頭標的:(1)供需格局好、行業壁壘高的行業龍頭,材料優先: 創新股份、 贛鋒鋰業、天齊鋰業、 中科三環等;(2)主流供應鏈核心零部件龍頭: 三花智控、宏發股份、國軒高科、 拓普集團(汽車組覆蓋)、 匯川技術等;(3)快速切入主流供應鏈的供貨商: 億緯鋰能、中材科技、方正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