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A股探底企穩后,6月份A股并未扭轉頹勢,反而陷入到更為尷尬的境地,呈現出低波動、低成交、低風險偏好的“三低”特征。本周滬深股市繼續維持低位整固,成交額不斷萎縮,滬市成交額降至1278.05億元,連續四日下降,刷新2月3日以來的新低,地量之后是否有地價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不過分析人士指出,地量難言地價,滬深市場想要出現趨勢性的改善需要看到政策以及資金面積極信號的出現。
尾盤快速拉升
經歷了四月份的大調整,五月份的探底企穩,6月以來A股并未能扭轉頹勢,滬綜指圍繞3100點附近震蕩整固,昨日低開后,延續小幅波動,不過尾盤出現一波快速拉升,迅速翻紅,收報于3102.13點,上漲0.34%。與之相比,深市主要指數表現更為搶眼,深成指昨日上漲0.74%,收報于9915.92點;中小板指數上漲0.62%,收報于6509.93點;創業板指數上漲0.29%,收報于1766.39點。
從個股來看,昨日正常交易的2973只股票中有2001只股票實現上漲,占比達到67%,不過僅有67只股票漲幅超5%,漲幅低于3%的股票有1815只股票,由此來看,個股迎來普漲,但漲幅相對有限。在下跌的841只股票中,潤達醫療、北京科銳等5只股票跌停,24只股票跌幅超5%,66只股票跌幅超3%。由此來看,閃崩股票數量明顯下降,個股殺跌力度亦有限。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表示,當前市場面臨經濟增長與流動性兩個方向壓力。經濟預期逐步邊際下行,全年“前高后低”節奏預期正在反應;金融監管導致流動性環境收緊,資金價格處于高位;臨近半年度末尾,市場融資利率仍有走高趨勢,對股市的資金池存在擠出效應。此外,6月美聯儲加息概率提升也對利率形成外部制約。美國5月份非農業人口就業數據預期持續向好,加息預期繼續升溫,國內利率也將受影響有上升預期,將使實體經濟與股市進一步承壓。
“三低”陰霾來襲
A股市場具有季節性特征,可以概括為春季躁動,四月決斷,五窮六絕七翻身,其背后的核心邏輯是經濟基本面的演繹規律,春季樂觀經濟基本面預期暫時無法證偽,4月是經濟數據驗證期,5月悲觀預期進一步發酵,6月達到極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份A股不僅受到經濟數據的影響,資金面對其擾動更多。從歷史規律上看,季度末時點由于央行MPA及銀監會各種監管指標考核,資金面往往會有所收緊,半年末更是容易出現大幅波動。一則半年末金融監管指標考核造成的影響往往更大;二則半年末銀行超額備付金往往已較年初時出現了明顯減少。進入6月份,流動性面臨著監管考核等帶來的季節性擾動增多,疊加金融嚴監管和去杠桿背景下,金融機構對流動性訴求上升,使得資金面更容易收緊。
在此背景下,A股6月份陷入到一個極為尷尬的境遇,呈現出低波動、低成交、低風險偏好的“三低”特征。首先,成交額顯著萎縮,昨日滬深股市成交額下破3000億元,僅為2978.21億元。其中滬市成交額降至1278.05億元,連續四日下降,刷新2月3日以來的新低,交投低迷一方面顯示出當前資金參與熱情不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在連續下跌后,上方拋壓已經逐步減弱。
其次,波動幅度明顯收窄。6月4個交易日滬綜指的振幅均低于1%,6月1日的振幅更是僅有0.51%。而從個股來看,這種特征更為明顯,昨日正常交易的2973只股票中有2073只股票振幅低于3%,占比超7成,由此來看,整個市場的波動幅度均有限。
最后,市場的風險偏好不高。6月以來題材熱點表現整體低迷,市場風險偏好逐步下移。這種風險偏好下移屬多因子驅動,一是外延式并購和跨界并購趨嚴對于上市公司業績的成長預期下降,二是借殼趨嚴造成殼價值的折價效應,三是去年二季度開始的補庫存周期進入尾部區域;疊加年初以來“一行三會”對于金融去杠桿和跨監管套利的監管力度超出預期,避險需求會對追逐熱點的主題投資造成影響。
地量后迎地價?
昨日滬綜指的成交額刷新4個月新低,地量之后是否有低價呢?這是否意味著底部區域已經探明了呢?
一般認為,在接近底部的時候,成交量會變得非常低,交易清淡。此時,場外投資者信心嚴重不足不敢輕易入場,場內被套牢的投資者沒有殺跌意愿,鎖倉不動,這一現象的出現是判斷底部的重要條件之一。然而,對歷史數據的梳理后發現,“地量見地價”雖然有一定的參考,但在具體實踐中地量與地價并非同時出現,而且地量往往先于地價出現。有時,見地量后還會繼續破位下行,反而在真正“底部”出現的時候,量能并非最低,而是有相當程度的放大。
銀泰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建華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昨日市場成交量再度萎縮更多地源于兩市低迷的行情,其表明投資者參與意愿持續維持在較低水平,資金入場意愿相對有限。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市場缺乏賺錢效應,另一方面金融去杠桿的推進亦對A股資金供給形成沖擊,最終造成了滬深市場當前持續低迷局面的出現。從這個角度分析,地量難言低價,滬深市場想要出現趨勢性的改善需要看到政策以及資金面積極信號的出現。
盡管我們對后期市場整體仍報謹慎態度,但短期而言A股運行不排除階段改善的可能。減持新政的出臺、新股IPO數量的減少、上市公司增持家數的增多等,均將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場信心,在前期兩市連續調整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滬深市場企穩運行的可能性在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