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導股份、同洲電子、盈方微等超跌殼概念股漲停,昨日也有英力特、美爾雅、宏達新材等個股漲停。數據寶梳理了年內超跌的殼概念股,其中有些股票背后的實際控制人實力非常強大,存在一定的資產重組預期。
連續兩個交易日,超跌殼概念股掀起漲停潮。不完全統計顯示,昨天就有英力特、美爾雅、宏達新材等多只股票漲停,今天又有波導股份、同洲電子、盈方微等多只超跌殼概念股漲停。IPO降速、并購重組政策放松、大股東隱性增持等利好預期,使得大幅超跌的殼概念股,短期受到市場較大關注。
今年以來,在政策壓制及IPO數量井噴等因素影響下,殼概念股遭受到重大打擊。近3年來每股收益均低于0.2元且最新市值低于50億元的非創業板股票中,有十多只股票年內跌幅超過50%。其中,*ST昌魚、*ST寶實等個股跌超60%,*ST上普、*ST運盛、*ST準油、香梨股份等個股跌幅超過55%。
隨著股價重挫,一些殼概念股的市值已經大幅下降。*ST皇臺、*ST柳化、寧波富邦等個股最新市值不足20億元;*ST東數、*ST宏盛、ST南化、ST亞太、*ST準油等個股市值不足21億元。
殼概念中的ST板塊相對非ST股,跌幅更甚、反彈更小。這主要是由于非ST的殼概念相對ST殼概念擁有多重優勢,一方面漲跌幅更大、股性更活躍,另一方面也具有更長的保險期。因此,在篩選超跌殼概念股時,將ST股票剔除,合計有88只殼概念股年內跌幅超過30%。
在進行殼概念股的投資或者投機時,一般都是在押寶其未來資產重組。而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的,為了更強的控制上市公司,其重組的概率也相對高一些。數據寶統計顯示,有8只超跌殼概念股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低于15%。其中,中植系解直錕持有宇順電子8.42%的股權,榜單最低。劉江東持有金路集團總股本的10%,位居次席。
此外,大股東實力強大的殼概念股,其未來資產重組預期也相對更強。值得一提的是,A股有一種投資方法就是,組合投資一批大集團旗下小公司,冀望未來的資產注入和重組。在超跌的88只殼概念股中,也有一些個股大股東背景實力雄厚。比如中植系的宇順電子和美爾雅。
除此外,一些大型央企、國企、地方國資委旗下的殼概念股,在國有資產保值的壓力下,也有望獲得更多的重組可能。這種重組案例較多,比如中航黑豹、中油資本、中油工程等。
數據顯示,超跌殼概念股中有30只股票屬于國資實際控制。其中,中鋼天源、岳陽興長(中國石化)、國電南自、國投中魯、林海股份、利達光電(南方工業)、寶光股份(西電集團)等個股屬于央企國資委旗下;津勸業、開開實業、浩物股份、惠泉啤酒、通產麗星等個股屬于強勢地方國資委旗下。(證券時報數據中心 陳見南)
(原標題:大股東實力強大的超跌殼概念股,有沒有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