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780億元,同比增長24.4%。其中,汽車行業前4個月營收27735.6億元,同比增長12.9%,實現利潤總額2204.9億元,同比增長11.8%,低于工業利潤增速,尤其在4月,汽車行業利潤同比下降了6.7%。
對此,國海證券認為,汽車行業面臨成本上升、促銷增大、庫存增長的較大壓力,預計二季度依然處于去庫存階段,行業繼續承壓。今明兩年傳統汽車將承受2016年高基數及提前消費的透支影響,政策紅利逐級退出,維持行業整體“中性”評級。但大方向上汽車行業正處于產業升級的初級階段,升級領域涵蓋乘用車和商用車,技術升級支撐行業長期發展,細分市場具有革命性機會。
國海證券建議,重點關注具有穩定業績的低估值白馬股:廣東鴻圖、星宇股份、廣匯汽車等。
【行業研究】
6 月 2 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 2017 年第 5批)相關車型及主要參數發布,共有個 309 個車型入選。其中,純電動車型有 264 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有 42 款,燃料電池車型有 3 款。新能源客車 189 款,占比 61.1%;新能源乘用車 29 款,占比 9.4%;新能源專用車 91 款,占比 29.5%。
我們認為,補貼推廣目錄常態化,按照每月一批的頻率,有利于新能源車新車型的推出,將繼續刺激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五批推廣目錄,依然延續兩大特點:車企調整步伐順利,高能量密度車型成主流,乘用車高能量密度車型 15 款,占比 52%,客車高能量密度 91 款,占比近 50%;乘用車和專用車中三元路線占絕對優勢,并且占比逐步提升,均超過 70%,代表了行業發展趨勢。 5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可期待,客車和專用車預計將在 6、 7 份明顯起量,下半年放量,全年高增長值得期待。
新能源乘用車: 共有 19 家車企, 29 款車型入圍,北汽( 8 款)、河北御捷( 4 款)、江淮( 3 款)車型數量較多,能量密度>120Wh/kg的有 15 款車型, 90~120Wh/kg 的有 14 款車型; 22 款車型為三元電池路線,占比 76%,優勢依然明顯。
新能源客車: 共有 58 家車企的 189 款車型入圍,其中,北汽福田( 16 款)、南京金龍( 16 款)、珠海廣通( 13 款)、揚州亞星( 12 款)、揚子江汽車( 10 款)、宇通客車( 9 款)。其中純電動客車共有 143 款,混合動力(包含插混)客車共有 44 款;磷酸鐵鋰 146 款,在純電動客車領域占據絕對優勢,錳酸鋰及錳系 32 款,在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中占比較大,鈦酸鋰 12 款,燃料電池 2 款。按能量密度分,高檔補貼純電動車型有 91 款,占比 48%,份額最高。
新能源專用車: 總計 40 家車企 91 款車型,其中,東風汽車( 11款)、五洲龍( 7 款)、北汽福田( 7 款)、南京金龍( 6 款)、揚子江汽車( 5 款)、吉利商用車( 4 款)。儲電量低于 30(含)kWh 的車型達到 6 款, 30~50(含) kWh 的有 41 款, 50kWh 以上的有 42 款。另外,三元車型有 64 款,占比 70%,仍為主流路線,磷酸鐵鋰車型有 19 款,占比 21%。
投資建議: 國內電動車產銷量連續超預期值期待,車型推廣目錄、免購置目錄后續將常態化推出,積分制有望年內推出,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逐月往上, 5 月銷量同環比增長值得期待,客車及專用車 6、 7 月份將明顯起量,下半年銷售將很火爆。國際來看,電動化浪潮明顯,下半年 Tesla 推 Model 3 量產和國際大車廠新車型推出,后續行業眾多利好,我們在 1 月 23 日全市場率先翻多,我們堅定看好電動車板塊大行情, 繼續強烈建議布局,強烈推薦趨勢向好環節(特別是銅箔、鋰、鈷)及細分領域龍頭標的。1) 推薦量價趨勢向好環節:首推銅箔,鋰和鈷,三者量價趨勢向好, 銅箔漲價確定,鋰價格穩定,氫氧化鋰存漲價空間,鈷價格依然看漲,銅箔首推諾德股份,鋰首推天齊鋰業,建議關注贛鋒鋰業, 鈷首推華友鈷業、格林美,建議關注洛陽鉬業。 三元環節重點推薦億偉鋰能和當升科技。
2)推薦細分龍頭: 低估值龍頭重點推薦宏發股份、國軒高科、滄州明珠,強烈建議關注杉杉股份;估值略高彈性大的龍頭重點推薦匯川技術、星源材質、科達利,建議關注科恒股份、東方精工。
風險提示: 投資增速下滑,政策不達預期,價格競爭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