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5日發布策略研究認為,自3月底以來,A股市場受金融去杠桿、強化金融監管等導致流動性偏緊的影響明顯下跌。對比歷史上類似的流動性緊縮導致的股市下跌,并結合當前市場環境來分析下半年A股可能的走勢,在當前位置不必對A股過度悲觀。
自2010年以來、包括本次流動性緊縮在內,共發生六個緊縮導致股市下跌的片段,其共同特征都是:債券收益率整體上揚;短端收益率上升更多導致長短端息差迅速縮窄;股市短時下挫。
綜合對比,當前的流動性緊縮與2010/2011及2013年的流動性緊縮的核心不同之處在于,之前的流動性緊縮一般發生在有較高通脹預期之下(CPI通脹月同比在2.5%或更高的水平持續幾個月),而這次流動性緊縮則更多是因為金融去杠桿所致,并非針對管理通脹預期(CPI同比在1.5%附近或一下,PPI同比正高位下行)。
往前看,市場中期演化(3-6個月)視增長預期是否受流動性緊縮影響而存在兩種可能性:
1)“股債雙牛”情形:流動性緊張告一段落,市場走出低谷,股債均有機會在下半年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
2)“二次探底”情形:流動性緊張的情況持續,最終影響到實體經濟并導致增長預期惡化,市場需要重新審視增長風險。
到目前為止的流動性緊縮效果更多在金融市場內部,從信貸量、實體資金成本等項目來看,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暫時不大,但如果這種緊縮持續,則存在傷害實體經濟的可能性。考慮到房地產投資將在去庫存超預期(三四五線銷量依然較好)的背景下依然穩健增長、制造業產能周期已經見底并逐步回升、出口也穩步回升,對下半年增長無需過度擔憂,一旦市場流動性出現邊際緩解(考慮物價和增長不支持持續緊縮、進入三季度有維穩需求等),下半年內地A股與債市呈現出“股債雙牛”情形的概率更高,A股與港股及海外股市表現的差距將出現收斂。
接下來需要密切關注以下方面的進展:1)流動性緊張的情況是否隨著六月底MPA考核及三季度維穩預期而有所緩解,各類監管政策是否還有加強的趨勢;2)房地產調控是否會進一步蔓延至三四五線城市;3)更廣泛的增長是否會受到流動性緊縮的影響;4)市場風格是否存在切換的可能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