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小板指出現震蕩中重心企穩的態勢,這可能是因為中小板指的指數構成與上證指數類似,比如有證券、銀行、食品飲料等板塊,這恰恰是近期A股市場存量資金競相流入的品種。由于目前資金偏好尚未有根本改變,因此中小板指的走勢仍然有望相對強勢。
操作中,建議投資者可以積極跟蹤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嫁接的相關產業,比如物流行業。有報道稱順豐與菜鳥之間的爭端,其核心就是物流行業的大數據,這恰恰是傳統物流行業走向智能物流產業的跳板。如此的爭端折射出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交融的趨勢,也是包括中小板指在內的A股市場未來的投資方向。
就目前來看,傳統零售業務與新興零售業務嫁接的新零售板塊值得跟蹤。一是因為目前零售業務出現快速復蘇的態勢。以百貨行業為例,2017年第一季度延續了2016年下半年以來的復蘇態勢,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增長4.88%和47.4%,顯示出包括實體店在內的零售業務業績拐點初顯。零售行業有一個特征,就是銷售收入非常巨大,每股主營業務收入數據一向在A股各行業中位居前列,因此每股收益的彈性較大。一旦行業持續復蘇,在成本相對固定的前提下,每股收益的邊際利潤增長幅度相對樂觀,業績彈性會迅速顯現,從而驅動著估值中樞的上移。 二是目前零售行業出現新的特征,京東、阿里等線上巨頭開始紛紛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將目光放到擁有卡位優勢的線下實體店,尤其是一些百貨類、超市類上市公司。其中,百貨類上市公司大多在城市核心商圈,而超市類上市公司也大多在某一城市布局完善,所以,線上互聯網巨頭看中這些卡位優勢,希望能夠將移動互聯網思維嫁接到線下實體店,從而釋放出業績的成長動能。這可能也會驅動著百貨、超市等實體店上市公司業績的提升,從而激活此類個股的估值潛能。
可以推測的是,隨著線上與線下融合力度的加大,不僅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股價的題材催化劑,而且還會賦予此類個股較為強大的業績復蘇能力。操作中建議投資者可以積極跟蹤,尤其是那些題材較多的新零售板塊,如友阿股份、人人樂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