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新規有助于短期情緒修復,但整體市場格局的重塑仍需時日:(1)減持新規進一步體現了防風險、去杠桿的監管和調控思路,也是對前期減持規定存在的問題進行的一次補漏洞。短期內,減持新規對于緩解市場拋壓、改善股市資金供需狀況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也有助于短期情緒修復;(2)但當前經濟基本面和盈利預期轉弱、流動性狀況繼續偏緊等因素仍對A股構成強約束,整體估值壓力也較為明顯,就此而言,市場偏弱格局的打破仍需要更多條件的催化和驅動,而這仍需時日。
就流動性而言,財政存款對于六月流動性的影響將明顯消退;但在去杠桿和美聯儲加息背景下,國內央行流動性補充空間極為有限;銀行超儲率大幅下行也將制約銀行信用的創造和擴張。考慮到當前源自政策放松帶來流動性補充的概率極低,后續銀行間流動性的修復更多的仍有賴于市場資金供需的自我修復,而這無疑需要時間。后續利率上行的幅度和斜率仍需繼續關注,在這其中,流動性壓力和預期的階段性緩和也將提供一定的操作窗口。
當前的市場環境和股市資金環境決定了市場對于確定性的追逐仍將延續。在風險偏好、流動性狀況、改革預期明顯提升之前,市場機會仍將繼續集中于具備盈利和估值優勢的相關板塊和個股,就此而言,預計確定性為王仍是六月份的核心市場特征。
行業方面,建議配置重點為:(1)食品飲料、家電、餐飲旅游。食品飲料、家電所具備的高確定性仍使其具備明顯的資金配置吸引力;餐飲旅游的核心邏輯在于基本面修復和當前估值位置較為有利。(2)航空,航空的核心邏輯在于客座率進一步上升提振收入端以及油價走勢疲弱利于成本改善,混改預期也將有助于催化航空板塊的表現。(3)銀行及非銀金融:低估值、前期市場過于悲觀且后期存在好轉催化(尤其是受益于基本面好轉,利差將進一步擴大,且不良率也將進一步改善;MPA新規對于銀行業盈利的影響非常有限)、險資等機構潛在配置需求較大、債轉股等不良資產處置步。
分化行情繼續減持新規短期對市場有利
大摩華鑫基金
近期市場處于相對低位,投資者風險偏好較低,減持新規在短期內對市場影響偏正面,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市場上的供求狀況,也或會提振投資者做多的意愿。中長期看,大幅拉長的減持周期有助于緩解“忽悠式”重組、上市公司殼資源炒作等市場亂象,無形中有助于培育市場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的理念,投資者追逐有實質基本面支撐的績優股的意愿將愈發強烈。
展望未來,金融去杠桿將持續演進,短時間內大量資金流入股市依舊難以見到。證監會對減持的新規短期內會對市場有利,但中長期難以改變大趨勢演進。市場的重心從之前主題投資會更加關注到上市公司有無實質性業績的增長和未來成長性。尋找優質標的,將依舊是市場的主流投資模式。
定增市場價值投資有望回歸
博時基金歐陽凡
本次《減持新規》精準規范了股東的減持行為。結合中國經濟實情,從長遠角度和宏觀經濟大格局的角度來看,有利于調整實體經濟和金融業之間的失衡,能夠適度糾偏金融體系內部一些扭曲現象,且對于上市公司穩健經營、回報中小股東、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等方面都構成了良性推動。
短期來看,二級市場解禁壓力有所緩解,風險偏好正在逐步提升。中期來看,市場趨勢決定因素沒有發生變化,震蕩市中個股表現或將出現分化:實業經營能力將成為市場衡量個股價值的基本出發點,行業前景好、公司治理能力強、有內生增長能力的上市公司將獲得更多資金青睞。長期來看,監管政策的規范有助于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估值回歸理性,推動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