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A股指數跌至3000點一線,隨后大象亂舞,殺聲驚天動地!冠以“漂亮50”的寡頭制造和消費壟斷型的大盤藍籌逆勢創出新高。與之對應的是,創業板個股和次新股股價雪崩,血流成河!真理總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很多的媒體分析師唯趨勢論,或漲飛了還喊漲,或天天在忽悠抄底;唯有價值派大鱷們唯價值論,或悶聲發了大財,或空倉看大戲。
聰明的價值投資者歷來選擇的是相對低估值的股票。面對市場風險,要么選擇最具價值優勢的公司持有,要么就是少量持股,大量持幣。唯有如此,別無他法!全民炒股退潮,創業板泡沫破滅,績優藍籌股估值相對便宜,漂亮50自然而然成為這段時間"GJD"階段性避險的唯一配置。
偏價值投資派戰勝了成長投資派。漂亮50指數在橫盤震蕩中創了新高,創業板指數在盤跌中創了新低。經過五月份的拉鋸戰,小盤股的估值普遍下降了20%,但績優藍籌股的估值卻上漲了20%。市場修復的只是大盤股與小盤股的估值差,但市場整體估值并沒有明顯下降。逆向抄底小盤股會陷入“越買越跌”的高估值陷阱當中,順勢追漲漂亮50股又不得不防機構扎堆的“價值陷阱”。當前的投資是何其難也!
“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政策難以根本解除股市頑疾。5月末,證監會發布了三條救市措施。(1)停止對個股與板塊的打壓,說白了就是繼續放任投機盛行和價格操縱;(2)大幅消減新股IPO數量,因為市場已經嚴重貧血,新股少發但也要發;(3)上市公司股東和高管減持新規,也只是權宜之計,股價越低其實股東減持動機就會越小。綜合來看,以上三條都只是希望避免市場出現恐慌下跌,并不能真正解決市場估值過高、垃圾與好公司“同槽搶食”的問題。
慢熊已經成為廣大散戶、機構投資者的共識。如果說,在2017年一季度,還在幻想反彈到3500的話,當前的市場徹底破滅了大多數人的牛市預期。股災1.0、2.0、3.0中的千股跌停沒有出現,但個股輪流跌停的景象天天見到。正印證了慢熊的特征——“溫水煮青蛙”,不知不覺中虧掉了血汗錢或保命錢。
六月份是國家“去杠桿”半年盤點的重要時期,銀行資金抽離股市的動作還會繼續。漂亮50指數很難再向上突破,反而會出現盤跌回落的走勢,新的做空力量恐將出現。6月份大盤指數注定會再下一個臺階,跌破3000點或很快見到,創業板指數可能會進入“1600”點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