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最大的新聞是: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暴漲543個基點,報收6.80元,創去年11月10日以來的最高,創今年1月6日以來最大的漲幅。離岸人民幣最低6.75元。迫使6月1日到期的期權6.90元的國際空頭,在6.76--6.80元強行平倉,沽空人民幣頭寸的空頭又一次遭“全軍覆沒”。這可以說是中國央行今年第二次對做空人民幣的空頭加以重創。
受此影響,在隔夜美股下跌情況下,今上午,經濟基本面遠不如中國大陸、甚至一團糟的日股、港股、臺股均大漲。港股牢牢站穩25700點,臺股站穩1萬點,屢創扁、馬時代的新高,唯A股仍然跌跌不休。這一定是中國股市制度、機制、政策、指導思想出了問題。
大小非減持新政出臺后,由于動了大股東、特定股東、活躍于定向增發領域的私募、創投等強勢群體的奶酪,加上原本皆看空股市人士做出利空的圖解,以及市場歷來“利好當做利空做、熊市中的利好都是利空”的慣性思維和行動,在昨天沖高回落后,今大盤繼續慣性回落。
上午,四指數跌0.51%、0.6%、0.67%、1.06%。漲跌比216:966,246:1499.15股漲停,9股跌停。成交量1858億,不僅比昨上午少500億,而且是為數不多的半日跌進2000億的嚴重萎縮的成交量。
盡管大小非減持新政,沒有收到預期的市場效果,但我仍然認為,這個新政觸及到股市最本質關系--供求關系的改善,至少截住了萬億定向增發籌碼,使后7個月不可能再出現前5個月大小非減持超750億、103家公司清倉式減持的情況在發生;抓住了股市危機的癥結;并且是27年來股市政策第一次明確地向中小投資者傾斜。所以,其利好性質是確定無疑的。至于它是否還存在不足,市場是否把它當利好做,則是另外一個問題。
目前,大盤退守到五周均線3098點、10天線和20天線3092點一線蟄伏。從成交量大幅萎縮老看,這一帶繼續做空的動能已顯不足。
擺在管理層面前棘手的問題是:限制了存量大小非減持的亂象,如何從源頭上堵住增量大小非的不斷產生?新股發行前的上市公司結構改革,將大股東股權限制在不超過33%,增加新股公開發行量,擴大流通股比例,就迫在眉睫。
同時,新股發行大躍進是否應當摒棄了?市場強烈要求先將每周發行10只減半,嚴格按照科學發展觀辦事,給股市修生養息的機會。
另外,屢戰屢勝、獲利豐厚的國家隊,不應該老是護盤五大行、三大保險、兩桶油,裝點大盤指數不太難看的門面,投資方向也應該轉型升級,對只有十幾倍市盈率的、具有一帶一路概念的中字頭二線藍籌股,以及二三十倍市盈率的高成長的新興產業、新動能股,也應有適當關照,讓人們看到新興產業股的希望,促使市場能均衡發展。
下午關注五周均線能否連續四天站穩。(來源:李志林-忠言博客)
【慎重聲明】 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并自負法律責任。 財經365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
【特別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