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不得從事讓渡管理責任的所謂通道業務”,這是證監會出臺的又一強力舉措。“一行三會”頻出重拳,彰顯金融去杠桿的決心,在“防范金融風險”的背景下,金融監管實質性趨嚴短期儼然沒有緩和的跡象,而這也將影響A股短期筑底的進程。
一行三會不斷加強監管協調,掀起金融領域的“監管風暴”。銀監會主要監管銀行同業和理財業務資金投向的透明性和合規性,證監會主要監管券商資管業務,保險會就保險資金投向進行監管,央行確保流動性合理,并通過宏觀審慎考核框架來規范銀行行為。
針對金融去杠桿引發市場波動的擔憂,雖然監管部門近期也有所回應,但是目前尚未看出本來金融監管出現“接近尾聲”或“修正緩和”的跡象。央行媒體《金融時報》近日發文指出:加強金融監管和去杠桿的目的是“要化解金融業改革創新快速發展中滋生的種種隱患,彌補監管短板,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安全,形成金融發展和監管的強大合力。”
“嚴”字當頭的金融金融強監管仍在進行時。正在嘗試構筑短線底部的A股市場,仍然面臨著流動性不足、新股IPO不減、市場信心低迷的考驗,而金融監管的力度強弱顯然是影響筑底進程的最關鍵因素。(原標題:A股筑底進程需看監管“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