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兩市股指小幅低開,早盤滬指維持窄幅震蕩走勢;午后券商、銀行、保險、地產等權重股全線爆發,帶動滬指站上3100點關口。全天滬強深弱。截至收盤,滬指報3107.87點,上漲1.43%,成交2019億元。創業板指報1777.69點,上漲0.08%,成交631億元。
盤面上,金融股走勢搶眼,浦發銀行、國元證券漲停,第一創業、長江證券、廣發證券、吳江銀行、南京銀行、張家港行、中國平安等紛紛走強;地產股崛起,萬通地產、南國置業、新城控股、粵宏遠A漲停,萬科A漲近7%。此外、煤炭、旅游、工程建筑、高速公路、石油石化、鋼鐵等板塊漲幅居前。
新股方面,中孚信息5月26日上市,發行價格12.85元。公司主營信息安全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信息安全服務。
博時基金董事總經理兼股票投資部總經理李權勝表示,短期對A股的看法相對樂觀,中短期市場底部階段性企穩和溫和反彈的可能性在提升,依然看好大消費板塊。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表示,從兩個季度的短周期來看,由于存貨周期、地產開工和經濟景氣高點等原因,經濟未來在兩個季度內會高開低走,疊加金融去杠桿造成的資金流出,股市市場風格繼續分化,大市值龍頭股可能走勢更強勁。
海通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目前金融股是最低估、低配的板塊,容易出現預期差。基金重倉股中金融占比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其中銀行5.2%(剔除5只國家隊基金為4.4%)、非銀2.2%,大幅低配。兩者的估值百分位也處于歷史的較低位置,目前銀行、非銀金融PE處在05年以來41%、40%分位,PB處在05年以來7%、14%分位。金融股低估低配本質上原因是對宏觀經濟企穩沒信心,下半年只要經濟增長平穩,就會修復對金融股的預期,而且金融監管加強最終利于大銀行
巨豐投顧表示,技術上,股指一陽收復多條均線壓力,并成功站上年線,但成交量并未有效釋放,還有反復的可能;總體上,連續走低之后,隨著監管放緩的預期,市場抄底資金頻繁移動,而在藍籌股護盤下,題材股迎來超跌反擊,呈現難得的普漲格局。但縱觀全天市場,大漲下成交明顯不足,雖然收復年線,但上方壓力猶存,從近期兩次探底來說,對階段性反彈有一定的支撐作用,但以創業板為首的個股并未跌透,普漲僅是超跌反彈,并不意味著市場開啟全線反彈。具體操作上,逢低可逐步加倉,重點關注業績良好的超跌股。此外,中期可配置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標的。
國信證券認為,目前市場較為微妙,適宜配置一些漲幅小、估值低、負債低的行業績優龍頭,持有為宜,操作上需減少頻繁換股,防止反復試錯,打亂節奏。績優雖強,也不急于超配,控制倉位較為重要。對于估值仍然偏高的個股,調整趨勢難改,不宜補倉或者博反彈。
中金公司建議關注四類標的:1)3億“新市民”的受益標的:隨著2014年城鎮化改革產生效果,一些國產品牌或受益于3、4、5線城市城鎮化;2)具有強勁盈利增長支撐的優質股,例如信息技術、醫療、航空以及家電等;3)低估值,例如金融股;以及4)高股息,例如火電板塊。(原標題:金融板塊三駕馬車全線啟動 行情是否已經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