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進行MLF操作以及銀監會強調監管政策把握力度和節奏后,滬深股指本周連續反彈。市場過度悲觀預期有所修復,最恐慌的時刻可能已經過去?
目前來看,市場普遍認為,5月12日央行提前重啟MLF,且監管層表態明顯轉暖,金融監管引發風險事件的概率下降,這對前期市場的過度悲觀預期具有修復作用,市場可能轉暖?
匯豐晉信消費紅利、2026基金基金經理是星濤表示,近期一行三會加強了監管協同,重申監管要疏堵結合、合理過渡,這有助于安撫過度擔憂的市場焦慮情緒。但是星濤還指出:“我們不認為這輪金融體系去杠桿已經結束,監管仍然會對股票市場形成擾動,但最恐慌的時刻已經過去。”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近期大盤下跌,部分原因是受到金融去杠桿的影響。需指出,這一次金融去杠桿并不是針對股市,主要是針對銀行間市場和債市。但由于投資者心態較為脆弱,造成股市恐慌性下跌,目前大盤已經具備反彈的基礎。
在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看來,短期來看,市場由于風險偏好的修復,存在交易性機會;中期而言,去杠桿仍在途中,二季度金融監管仍將持續推進,銀行金融去杠桿之外,保險監管的影響也需要關注。因此,短期反彈窗口后,二季度仍以防御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4月以來A股大幅下挫,但滬港通、深港通南向和北向資金均未出現持續凈流出的情況。根據瑞銀統計,目前南向資金所持股票的總市值為670億美元,占H股自由流通市值的3.7%,和3月底相比上升了0.1個百分點;北向資金持股市值為390億美元,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1.7%,提高了0.3個百分點。北向投資方面,增持幅度最大的主要是藍籌股。
此外,外資機構依然看好A股。楊德龍透露,在其與華爾街某大型金融機構交流時了解到,之前該機構通過QFII投資A股的資金,在2015年4月底全部撤走,理由是估值高和大量股票停牌。而現在A股已經到了大底,并且在全球股市多數走牛甚至不斷創新高的背景下,A股不可能一直低迷。6月份A股可能有小比例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該機構準備近期拿幾億美元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抄底A股?
據MSCI官網消息,MSCI中國A股指數大調整,新增廣汽集團、海天味業、大唐發電、中原證券等39只成分股,剔除凱撒旅游、云圖控股、東方通信等22只,此次變動將在5月31日收盤后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