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統計顯示,4月份以來截至5月16日,共有566只個股現身大宗交易平臺,累計成交量為52.26億股,成交金額701.9億元。其中,備受市場關注的QFII席位也頻頻現身大宗交易平臺。
日前,記者調研了其中10家被稱為“QFII大本營”的營業部二季度以來的動作,統計結果顯示,這10家營業部4月以來共計出手78次,累計買入金額達50億元,累計成交量為2.95億股。
其中,白馬股和金融股受到了QFII大本營的高度青睞,在上述10家營業部買入金額排名靠前的個股中,大部分為此類標的,其中美的集團(000333)的買入金額為5.95億元,位居第一。
有受訪機構人士指出,QFII資金較多崇尚價值投資,一些藍籌股在前期下跌后估值成為搶籌目標正是這一邏輯的體現。
QFII大本營”探秘
4月中旬以來,A股陷入震蕩下跌之勢。然而,在市場情緒萎靡之際,大宗交易平臺卻表現出極高的活躍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過統計發現,被稱為“QFII大本營”的瑞銀證券上海花園石橋路證券營業部、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證券營業部、中金公司廣州天河路證券營業部、中金公司上海分公司、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證券營業部、中金公司上海黃浦區湖濱路證券營業部、中金公司深圳福華一路證券營業部、中金公司天津南京路證券營業部、中金公司廈門蓮岳路證券營業部、中金公司云浮新興東堤北路證券營業部等10家營業部4月以來共計出手78次,買入43只個股,累計買入金額達50億元,累計成交量為2.95億股。
具體來看,美的集團(000333)成為QFII最熱衷的標的,有6家“QFII大本營”席位現身該股,累計買入金額5.95億元。其中,中金公司上海分公司為最大金主,買入700萬股,成交總額為2.39億元;其余5家營業部合計買入1032.84萬股,合計成交額為3.56億元。
作為熱門白馬股,美的集團今年來一直活躍在大宗交易平臺,有17個交易日現身大宗交易平臺,其中4月8次,5月3次。在5月12日美的集團創始人、實際控制人何享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票3232.84萬股的當天,就有多個“QFII大本營”席位現身接盤。
除美的集團外,前述10家“QFII大本營”4月以來買入金額第二大的個股為中國平安(601318),買入金額為5.45億元;而近期陷入造假風波的爾康制藥(300267)買入金額也達到5.13億元,位列第三;此外,興業銀行(601166)、貴州茅臺(600519)、海康威視(002415)、西水股份(600291)、浦發銀行(600000)等個股被買入金額均在2億元以上。
記者注意到,這些被稱為“QFII大本營”的營業部近期買入較多的個股均以大盤藍籌股為主,這與一季報中QFII基金大幅加倉銀行股的操作風向也有所吻合。
對此,5月17日,華南一位公募基金經理指出:“國外投資者的思路是業績好的股票表現好、業績差的股票表現差,這段時間A股市場的表現和他們投資的習慣是比較吻合的,這和以前A股市場炒故事、炒題材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有業績支撐的藍籌股獲得較多外資投資也符合這個邏輯。”
不過,從股價表現來看,“QFII大本營”買入的43只個股在股價上出現了一定分化。上述43只個股中,二季度以來股價跑贏大盤(上證指數同期下跌3.4%)的個股有27只,占比逾六成。其中,西水股份期間累計漲幅居首達到30.8%,上海機場(600009)、海康威視分別以30.22%和29.7%的漲幅位列第二、第三。與之相反的是,有8只個股期間跌幅超過10%,其中新開普(300246)跌幅達22.55%位列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陷入造假風波的爾康制藥也是8只股票之一,自5月3日起該股連續下跌,4個交易日跌去13.68%,目前已停牌。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于4月28日買入該股,或難避開此波下跌。
外資活躍持續流入A股
事實上,除QFII的活躍表現外,其它方面的數據也顯示近期外資對A股青睞度有所提升。據中金海外策略團隊統計,截至上周,海外資金已經連續第八周凈流入中國市場。
另據EPFR數據披露,上周全球資金繼續流入中國內地股票型基金(含A、H和紅籌)規模明顯擴大,全周共流入9.6億美元,較前一周的4.7億美元增加一倍。
從滬港深數據來看,資金也在持續流入。5月以來的10個交易日中,深股通均呈現出資金流入狀態,累計凈流入103.96億元;滬股通方面,累計凈流入45.99億元。
“對大資金來說,流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華爾街機構通過QFII投A股,在流動性方面很滿意。”5月17日, 前海開源楊德龍向記者表示。
楊德龍還表示,日前其與華爾街某機構交流時對方表示,他們之前通過QFII投資A股,在2015年4月底全部撤走,理由是估值高和大量股票停牌,現在他們也認為A股已經到了大底,并且在全球股市多數走牛,甚至不斷創新高的背景下,A股不可能一直低迷。6月份A股可能有小比例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他們準備近期拿幾億美元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抄底A股。
不過,盡管外資對A股的關注度有所上升,但對于近期的市場,不少受訪人士均持謹慎態度。多位私募投資總監向記者表示,白馬股是否能持續走強值得斟酌,而最近兩日創業板的反彈能否持續也還待考究。
融通新能源基金經理付偉琦分析稱,前期市場對白馬股的極度偏愛,和對績差股或高估值個股的極度拋棄,本質上反映的是心態極度謹慎。
5月17日,付偉琦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從我們的研究來看,目前已經有較大數量的成長股處于性價比很高的狀態,具備中期買入價值。盡管白馬股整體而言,具備基本面確定性高的優點,但經過春節后的系統性上漲,風險收益比已經大幅降低。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優質白馬股已經被標簽化和主題化,市場對這類公司的估值容忍度在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