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通一達”(圓通、申通、中通、百世匯通、韻達)以及天天快遞等多家快遞公司都傳出將上調快遞派件費的消息,在企業內網發布《關于全網派費調整的通知》,稱派費在原有基礎每單提高0 .15元。
南都記者昨日向中通、百世匯通、申通和天天快遞的負責人核實了解到,這幾家快遞公司確實要求所有派件網點從6月1日起,將派費上調,目的是激勵一線快遞員隊伍,平衡各網點間收入差異。但這一政策根據網點具體情況而實施,并非每個網點都是上調0 .15元。
為什么會上調派費?“主要是為了穩定業務員隊伍”,中通速遞副總裁徐建國告訴南都記者,末端網點業務員付出很大,上調派費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快遞員的收入,穩定軍心。
徐建國解釋,因為地區差異,有的網點攬件量比較多,而有的網點則以分發為主,這就造成了不同網點的利潤不一樣,“收件利潤較高,而派件的利潤較少,以派送為主的偏遠小網點,經營就非常地困難”。徐建國認為,上調派費可以起到一個平衡發達與不發達地區網點收入的作用。
快遞公司根基并不牢固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告訴南都記者,中物聯今年調查顯示,近48%快遞人員認為工資與去年相比沒變,而近23%的認為有所下降。在快遞業務增量情況下,收入停滯不前或下降,這說明行業從業人員薪酬結構有待改善。而且快遞市場普遍存在“重收件,輕派送”,派件提成低于收件。在城市非核心經濟商圈和欠發達地區,往往是收件少派件多,自然影響收入均衡。
楊達卿認為,目前走向資本市場的通達系企業一線根基并不牢固,快遞員流失率居高不下,尤其隨著外賣和眾包等服務興起,在一定程度吸收了快遞一線人員。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最新發布的調查顯示,快遞從業人員月薪3001- 5000元占比75%,已成為收入不高的職業。
“以前派一單平均1.65元,現在上調后,基本上保證不低于每單1 .8元”,徐建國說,上調的價格并不是一個僵硬的數字,還將根據業務員的考核、該地區營收情況來調節。
申通快遞、天天快遞副總裁陳向陽也表示,目前有些地區已經實現2元/單的派送水平,這些地區將不參與本輪的調整。
企業回應
大電商以量壓價快遞越做越虧
雖然很多網友都贊成給快遞小哥增加工資,但一些消費者還是提出了疑問:快遞公司會把成本轉嫁到消費者的頭上嗎?
“絕對不會影響到普通的消費者”,申通快遞、天天快遞副總裁陳向陽表示,目前“散單”的快遞價格已經達到8元以上,而一些大電商由于量大,每單的價格不到3元,因此“對這些以量壓價的大電商可能會產生影響”。
陳向陽向南都記者表示,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成本根本支撐不了,“3元以下的快遞價格我們其實是虧本的,只是為了訂單量在做,但實際上是越做越虧。”
徐建國也表示,目前只準備在企業內部平衡,讓發達地區的網點補貼不發達地區網點,從來沒有打算把成本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那么,這些派費是否直接發放給快遞員?陳向陽表示,因為這幾家企業采取的都是加盟方式,因此企業先把派費補貼打給加盟商,由加盟商再以工資形式發給快遞員。“如果錢不發到快遞員手上,快遞員會流失,這對于網點自身來說是沒有好處的。”
末端網點業務員的不穩定,和快遞行業的整個價格體系下滑相關。陳向陽表示,由于電子商務平臺的利潤下滑,電商“以量壓價”、快遞企業過分追求業務量等原因,導致近年來各大快遞企業都在打價格戰。
“為什么現在多家快遞公司一起上調派費,因為如果不是一起上調,其中有些快遞公司的市場份額就會起到很大的變化。”陳向陽說,目前幾家企業有了共識,要讓市場健康發展,杜絕“做得越多虧得越多”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