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并購重組繼續放緩:前4月上會并購重組項目數量和整體市場并購交易金額同比都被“腰斬”。并購重組的全面放緩直接影響到了承擔并購交易重組中財務顧問角色的券商投行的生意。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并購交易金額排名前20名的券商參與的交易金額還不足去年同期前20名券商參與交易金額的四成。
券商并購重組
“生意”冷清
從嚴審核帶來的慘淡行情下,承擔并購交易重組中財務顧問角色的券商投行日子也不好過。
據數據,今年以來,作為財務顧問參與并購的前20名券商共計參與89個項目,交易金額2361.8億元。而去年同期,前20名券商參與的并購金額超過6000億元。
今年以來,并購重組交易總額排名第一的為中金公司,參與共5起交易的交易金額為481.38億元,是唯一一個交易金額超過400億元的券商。
這與去年同期的情形對比鮮明。去年同期,華泰聯合參與的并購交易金額第一,為1278.23億元,且第二至四名的券商并購交易金額都超過400億元。
除中金公司外,今年以來并購重組交易總額排名前十的券商為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招商證券、中信證券、華福證券、華泰聯合證券、華創證券和東興證券。
具體來看,中金公司今年以來僅有5單項目,但由于金額較大,參與的并購重組交易金額排名第一。其中,白藥控股收購云南白藥58.48%股權項目在進行中,交易總價值395.71億元,其他4個項目處于披露董事會預案階段。
海通證券并購重組交易金額排名行業第三,但項目數最多,今年以來共參與10個項目。其中,上海晶茨收購宏達礦業15%股權項目已于1月完成,云內動力收購銘特科技100%股權的項目3月獲國資委批準,三豐智能收購鑫燕隆100%股權、三花智控收購三花汽零100%股權都在被證監會受理階段,其他6項處于披露董事會預案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華福證券和華創證券雖然目前僅參與一單和兩單交易,但交易金額較大,帶來了排名的躥升。
華福證券2016年并購交易金額排名在80名以外,今年以來僅憑恒力股份一單項目,目前占據了第七的位置。不過,恒力股份項目目前還處于披露董事會預案階段。
華創證券今年以來有兩個并購重組項目,暫列第九位,其去年全年并購重組交易金額排名第六十五位。數據顯示,帶來排名躥升的項目主要是深天馬購買廈門天馬100%股權及天馬有機發光60%股權,交易金額共計106.85億元。
盡管今年行情慘淡,但天風證券副總裁呂英石依然認為,A股市場的并購才剛剛開始,盡管階段性受到影響,但“量小卻更扎實”,未來會有更多好的產業并購案例。
前4月并購交易
金額腰斬
今年前4月,證監會上市部召開會議頻率明顯減少,上會公司數量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
南方某大型券商投行部執行總經理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并購重組項目審核“門檻高、尺度緊”,透露出從嚴審核的信息,很多公司知道過不了,就主動撤掉上會申請了。“能上會的自然質量不差,所以通過率沒有降多少,但今年來從嚴審核是大方向,目前一切為IPO讓路。”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行政許可信息,截至5月5日,在審排隊的并購重組項目103家,較截至4月27日排隊的家數還減少了1家。103家排隊項目中,3家申請人申請撤回申報材料,10家中止審查或實地核查,1家終止審查。
數據顯示,按公告日統計,今年1~4月,中國并購市場發生并購交易1299起,總交易金額7818.0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54.46%。今年一季度,共發生并購交易857起,交易金額5560.18億元,同比下滑44.10%。(原標題:券商并購重組“生意”冷清今年來交易金額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