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題材全線開花
截至上午收盤, 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分別大漲3.93%、3.91%。科技題材周一早盤遍地開花,5G概念、安防服務、量子通信、智能穿戴、小米概念等指數大漲逾4%。安防服務概念股中,超華科技(6.25 +10.04%,診股)漲停;5G概念股中,東方通信(6.56 +5.47%,診股)、盛洋科技(9.00 +3.81%,診股)、銘普光磁(21.86 +3.11%,診股)、銳科激光(150.30 +0.09%,診股)、世紀鼎利(6.53 +9.93%,診股)、萬馬科技(17.95 +4.48%,診股)等漲停。此外,知識產權、芯片、蘋果概念、國產軟件、云計算等多個科技題材也表現不俗。招商策略研究表示,對于A股而言,本次能夠達成初步共識超出市場預期,短期內風險偏好將會回升,在達成進一步協議之前,對于通信、軟件、安防等需要直接進口半導體元器件的行業來說有所受益。中期來看,“下行式寬松”的局面將持續,無論中美關系如何演變,國內政策刺激將會持續,中小市值風格將會繼續占優。在股市行情大漲的同時,以北上資金為首的外資也保持較高活躍度。截至上午收盤,北上資金凈流入已超過9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年來,北上資金僅有1次單日凈流入金額超90億元,出現在今年的11月2日。
夢幻開局結尾不甚理想
數據寶統計顯示,三年來滬指僅有1次開盤漲幅在2%以上,出現在2016年1月8日,當天滬指開盤大漲2.23%。往前追溯到十年前,不含周一在內,滬指開盤漲幅2%以上的僅有9次。開盤漲幅最大的一次出現在2015年7月6日,滬指當天開盤大漲7.82%,不過當天沖高回落,尾盤收漲2.41%。實際上,觀察這9次開盤大漲當天的走勢發現,好的開局似乎結局不太完美。這9次滬指開盤大漲后,有8次尾盤最終漲幅出現回落,最終滬指日K線收陰線,其中更有兩次尾盤收跌,分別出現在2015年2月5日、2015年6月29,而從這9次滬指開盤大漲后的市場表現來看,時間越久,行情的持續性越差。數據顯示,滬指大漲2%后的5個交易日內有6次上漲,上漲概率為67%。漲幅最大的一次出現在2015年10月8日,滬指當天開盤大漲3.38%,尾盤收漲2.97%,后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6.19%。
時間再延長,10個交易日內,滬指上漲的有5次,上漲概率為56%;20個交易日內,滬指上漲的有4次,上漲概率為44%;60個交易日內,滬指上漲的也有4次,上漲概率為44%。通常來說,滬指開盤上漲并不意外,但開盤大漲2%以上則更多的是受到消息面的短期利好刺激,持續性有一定的局限性。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想了解更多資訊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