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持股計劃跌到“一文不值”
11月13日和14日,探路者董事長盛發強連續減持公司股份1315萬股,累計套現7981.18萬元,原因是盛發強為員工持股計劃保證人,承擔“兜底”補償的保證責任。由于探路者股價今年跌幅達43.4%,截至11月16日,“興證資管鑫眾51號”劣后級凈值只有0.001元,虧損率為99.99%。這也就令盛發強不得不賣股套現作為該計劃的虧損補償。
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經理告訴媒體記者,“探路者這種情況屬于一個比較極端的狀況。其實探路者最大的問題還是自身經營發展,所以,相比員工持股計劃巨虧,公司首先扭轉經營不利的局面更為關鍵。”
匯冠股份拋棄昔日寵兒旺鑫精密
匯冠股份(300282,SZ)正處在向教育領域轉型的關鍵期。11月開始,匯冠股份開始籌劃出售其精密制造業務的主要經營主體——深圳市旺鑫精密工業有限公司(下簡稱旺鑫精密)的股權,交易作價被確定為9.4億元。
2014年大幅溢價收購的旺鑫精密所從事的,是智能手機等消費類電子產品精密結構件業務。雖然擁有數家大牌手機廠商客戶,但旺鑫精密此前產能以塑膠精密結構件為主,時逢手機金屬化外殼風潮疊加塑膠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出現,旺鑫精密連續3年都沒能實現業績承諾,期間還引起超過億元的大筆商譽減值。
媒體記者梳理發現,就消費電子外觀件這一細分領域來說,金屬化風潮形成的風口也讓不少企業獲得長足增長,旺鑫精密亦早已布局跟跑但效果不佳。隨著精工業務當初與其他業務板塊存在的協同性已不復存在,而背后數億元的商譽減值風險“壓身”之下,旺鑫精密終將被匯冠股份決意剝離。
焦作萬方股權爭奪升級
繼董事會話語權之爭后,焦作萬方的股權之爭仍暗潮涌動。
11月18日,焦作萬方發布關于第一大股東變更的公告顯示,公司第一大股東發生了變更,和泰安成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公司原第一大股東金投錦眾變更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和泰安成同時表示,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進一步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性。此外,在當日焦作萬方披露的關于深交所問詢函回復公告顯示,深交所要求和泰安成明確說明是否存在獲取焦作萬方第一大股東地位或控制權的計劃,是否僅為“獲取上市公司股權增值帶來的投資收益”。對此,和泰安成回應稱,“未來將推動上市公司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不排除借助上市公司平臺整合優質資產的可能性。”
從新任大股東和泰安成上述表述可以看出,其未來野心不小,而焦作萬方另外兩名大股東金投錦眾以及嘉益投資,持股比例分別為16.41%、15.64%能否“服輸”,一切還存在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