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日前以“開始從8千億市值的茅臺看極品公司的賣出時機”為題,發布了一則看空茅臺的微博。
陳宇認為,茅臺是一家極品公司,現在應該賣出,并給出了6大理由。
對于陳宇的觀點,筆者難以茍同,并成此文作為回應。
1
陳宇:8千億市值幾乎不可能在十年內上漲十倍,因8萬億市值對應至少4千億凈利潤,茅臺十年后年可售假設5萬噸,1瓶酒須凈利4千。
筆者:茅臺未來十年產能可以到5萬噸以上,但誰也沒有說股價就漲10倍。
我們認為茅臺2027年每股收益保守算可以到100元,如果茅臺的系列酒,定制酒比例擴大,利潤還要高,可以達到120元以上。
這意味著給25倍PE市值就可以到3萬億,而并不是8萬億。也就是說10年五倍的確定性收益可以做到。
2
陳宇:今年需求存在強烈的補庫存周期性影響,經銷商尤其是個人應該大量屯貨,價格與供求關系扭曲。
一旦周期反轉,需求將萎縮。今年白酒業績普遍大幅上漲,是當前實業乏力,資產價格虛高而泡沫未破的表象。
筆者:今年茅臺的需求井噴并不是是經銷商大量囤貨,經銷商也沒法囤貨,他要周轉,老客戶不能得罪。
而茅臺酒廠給的計劃都是按月發貨,數量有限,無法囤貨。
個人囤貨有,而且今年很多投資者在買茅臺、囤茅臺。因為茅臺的屬性已經不是簡單的一般商品了,茅臺的收藏屬性和金融屬性已經被越來越多投資者所認可,需求只會越來越大,不存在需求萎縮的局面。
至少以10年周期看,茅臺一直會延續供不應求的趨勢。
今年白酒大漲實際上對前幾年調整走勢的價值回歸,和通脹比依然是落后的,并不存在泡沫。
茅臺在2012年最高到過2300元一瓶,五年過去了,現在才1299元,低了一半。泡沫何在?去經銷商處實地盡調就會有答案。
3
陳宇:長期看,白酒文化終將被更加多元的,全球化的酒文化所取代,用不了20年,喝白酒的主力人群都改喝藥了,二次元新生代誰喝這貴的賊死的土酒呢。
筆者:這個推論是悖論,酒文化傳承數千年都沒有改變,難道能用20年改變嗎?
全球化的酒文化也是講品牌戰略的,茅臺就是我們酒文化的國家名片,我們幾代領導人都喝茅臺,招待外賓也是茅臺,送禮還是茅臺,因為茅臺代表了中國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