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票房,敗也票房”,上市公司股價的漲跌往往與電影的預期、最終票房掛鉤。
2017年國慶檔電影市場趨于理性,目前定檔影片12部,較2016年減少1部;多部定檔影片口碑、陣容加持,2016國慶檔票房低基數之下,看好頭部定檔影片票房收割力及檔期票房成長性。
比如,《泰囧》上映后的10個交易日里,光線傳媒股價漲幅達到32.37%;《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帶動其投資方鹿港科技拉出了6個漲停板;《戰狼2》保底發行方北京文化上映后8個交易日里3個漲停,另一個出品方捷成股份用不到10天,漲了20多億市值;《1942》票房不及預期,華誼兄弟受影響股價大幅大跌,4天市值縮近13億……
“史上最擠”,明星陣容豪華
國慶檔的上映電影數量,在2014年只有3部,而到2017年了,有12部,競爭激烈前所未有。在此前一周擬上映的還是14部,后來《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芳華》宣布撤檔了。
在這12部電影中,8部都有耳熟能詳的國內明星甚至是國際大咖,這在以往的國慶檔期是沒有出現過的情況:
《縫紉機樂隊》有大鵬和古力娜扎,《空天獵》有李晨、范冰冰、吳秀波,《追龍》有劉德華、甄子丹,《英倫對決》有成龍、皮爾斯·布魯斯南?? 還未上映,票房的硝煙已經四起了。9月22日,有《王牌保鏢》、《天梯:蔡國強的藝術》、《托馬斯大電影之了不起的比賽》、《驚天解密》、《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捍衛者》、《娘子軍傳奇》、《魔都愛之十二星座》等多達15部新片同時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