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發文指出,經過各方積極行動、主動作為,降杠桿綜合性措施取得初步進展。市場化債轉股取得良好開局。下一步將把國有企業降杠桿率作為主攻方向,推動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把僵尸企業出清作為降杠桿的重要途徑,進一步支持企業兼并重組。
截至9月22日,各類實施機構已與77家企業簽署市場化債轉股框架協議金額超過1.3萬億元。依法破產推動市場出清力度加大。2016年全國法院新受理破產案件數量比上年上升53.8%,今年1-7月份,全國法院共受理公司強制清算類和破產類案件4700件,與去年同期相比穩步上升。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邁出新步伐,國企改革形成1+N政策文件體系,各項改革措施正在落實。股權融資規模和份額進一步擴大。截至7月末,股權融資金額余額6.3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05萬億元,占社會融資總量3.75%,比上年同期提高0.21個百分點。
發改委指出,在降杠桿各項途徑綜合作用下,我國企業杠桿率呈現穩中趨降的態勢,債務風險趨于下降。
一是我國總杠桿率上升速度明顯放緩,正趨于穩定。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我國總體杠桿率為257.8%,同比增幅較上季度末下降4.7個百分點,連續4個季度保持下降趨勢;環比增幅較上季度末下降0.8個百分點,連續5個季度保持下降趨勢。
二是我國企業杠桿率已開始下降。根據BIS最新數據,2017年一季度末我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為165.3%,連續3個季度環比下降或持平,非金融企業杠桿率下降趨勢進一步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