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市公司國企改革時間分布來看,2015年和2016年明顯比2014年增加,2017年看不出有明顯加速的跡象。
根據地域分類,地方國企改革數超過央企改革數目,在不同地域中,上海的改革國企數遠遠領先其他地區,廣東、北京位居第二三位。
國改相關公告發布后具有較大概率能獲得不錯的超額收益,近期的中國聯通混改公告發布后,連收2個漲停,中國神華和國電電力重組公告發布后也帶起了一陣國改風。
國企改革將促進國有企業降杠桿
如何利用國企改革的契機更快的促進國企降杠桿?我們認為,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企業降杠桿之前存在很強的相關性和協同效應。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通過深化企業內部的改革和資源的整合,盤活存量資產、強化資本約束、增加經營積累,提升或維持行業和企業的合理利潤水平。盤活存量,一方面是要剝離低效或無效產能,減少重復建設和重復投資,壓減過剩產能,并剝離一部分效益低下的資產,使國有資本向關鍵領域和產業集中;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發現現有的資產內在存在價值,例如將存量業務根據利潤狀況進行分離或者進行資產證券化;前者例如寶鋼和武鋼重組,后者如中國電子作為原始權益人將應收賬款完全出表、鐵路總局將土地進行出讓回收現金流等。
通過市場出清、債轉股、債務重組等方式削減債務,化解債務的風險。近期國有企業在市場出清、債轉股、債務重組等方面的進展呈現呈現許多新的進展:如廣西有色宣布破產,成為銀行間市場第一家破產清算企業;如東北特鋼通過的破產重整方案中,普通債權人可選擇現金按比例清償或債轉股,金融類普通債權人全部進行債轉股,為公募國企信用債違約后首例通過破產重組的案例;在市場化債轉股方面,目前各類實施機構與70余家高負債企業積極協商,達成了超過1萬億的債轉股協議 。
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拓展股權融資,推動企業優化資本結構。鼓勵企業通過上市、配股等方式從資本市場融資,改善資本結構,支持企業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盤活推動企業應收賬款、租賃債權等資產量資產,減少對負債的依賴。如中國聯通和中國鐵道部混改,將引入外部多元化的資本,將有助于其改善其資本結構。
國企改革相關標的
國企改革涉及行業和地域非常多,在這里我們梳理一下影響力較大的幾類文件內容所對應的國企改革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