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產業鏈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專業化程度高、分工明晰的產業鏈體系。
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等材料廠商為鋰離子電池產業鏈的上游企業,為鋰離子電芯廠商提供原材料。
電芯廠商使用上游電芯材料廠商提供的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生產出不同規格、不同容量的鋰離子電芯產品;模組廠商根據下游客戶產品的不同性能、使用要求選擇不同的鋰離子電芯、不同的電源管理系統方案、不同的精密結構件、不同的制造工藝等進行鋰離子電池模組的設計與生產。
目前為止,鋰電池產業的龍頭納川股份復牌后已連收五個漲停板。上周,鋰電池概念已經掀起了一輪熱潮,天賜材料、天齊鋰業等老牌明星龍頭持續升溫。此時復牌的納川股份趕上了市場的熱度,自復牌當日起連續收獲4個漲停。9月1日-9月6日,納川股份大漲46.61%,今日是納川股份的第五個漲停板。
4月5日,納川股份發生了一筆大宗交易,賣方為機構專用席位,賣出股份數量為1423.98萬股,買方則是通過中泰證券棗莊府前西路營業部和九州證券遼寧分公司兩個營業部買入,買入數量分別為723.98萬股和700萬股,成交價格均為7.09元/股。
巧合的是,在納川股份一季報中披露的第八大股東,國聯安基金-工商銀行-國聯安古木聚福1號資管計劃持股數量剛好為1423.99萬股,與該筆大宗交易的持股數量幾乎相同。
而在4月19日公開披露的納川股份股東名單中,國聯安基金資管計劃已經從前十大股東名單上消失不見,截至2017年半年報也未曾出現。
由此可以判斷,4月5日的大宗交易極有可能系國聯安基金對納川股份的清倉行為。當時的交易價格為7.09元/股,而納川股份最新的收盤價為8.43元/股,與此前的交易價格有不小的差距。
而大宗交易的接盤方之一,九州證券遼寧分公司在買入后的第二天同樣以大宗交易的方式,以7.21元/股的價格賣出了380萬股,新的接盤方為華泰證券南通環城西路證券營業部。
此外,近日龍虎榜數據顯示,納川股份已獲光大證券深圳金田路營業部等一線游資買入。9月5日,光大證券金田路營業部買入2298萬元;但買入金額最大的是華泰證券北京廣渠門內大街營業部,買入金額為3073.8萬元;賣出最多的是華泰證券上海浦東新區福山路營業部,賣出金額3831萬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