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17年半年報接近尾聲,上市公司都拿出了上半年的一個業績報告,幾家歡喜幾家憂愁。不過總體來說業績還是不錯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業績都增長,很多公司也有高送轉預期,這么多公司中我們每一只都做是不現實的,哪些值得我們重點關注呢,本文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17重要半年報公告解讀,讓大家提前一睹為快!
今日,滬深兩市的半年報披露,根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的統計,到昨日晚間9時為止,滬深兩市可查詢的2017年中報的公司家數達3332家(仍余11家未披露),合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4049.02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8.22%。
滬市方面,1317家上市公司已經對外披露2017年半年報。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上半年,滬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為134495.47億元,同比增長約19.17%;共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3319.47億元,同比增長了15.36%;凈資產收益率為5.91%,同比增加了0.16個百分點。從公司層面看,滬市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的公司比例為76.16%,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比例為70.24%。
深市方面,2015家上市公司已經對外披露2017年半年報。上半年,深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為45258.17億元,同比增長約29.25%;共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293.38億元,同比增長了30.05%;凈資產收益率為4.55%,同比增加了0.28個百分點;從公司成長性層面看,深市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的公司比例分別為80.45%,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比例為70.12%。
876家公司預喜
數據顯示,截至8月30日晚記者發稿時,1161家公司發布了三季報業績預告,預增公司343家,預減62家,續盈150家,續虧61家,首虧39家,扭虧69家,略增305家,略減81家,另有51家為不確定。
總體看,預喜(預增、續盈、扭虧、略增)公司876家,占比約75%;預降(預減、續虧、首虧、略減)公司243家,占比21%。詳情》》》
昨日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如果一年365天計算,相當于四大銀行每天凈賺大約14.03億元。四家銀行凈利潤增速均出現了回暖。其中,上半年實現凈利潤最多的銀行是工商銀行,凈利潤是1537億元。建設銀行的凈利潤增速最快,凈利潤是1390.09億元,增速為3.8%。而中行上半年凈利潤為1037億元,農行凈利潤為1086.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支撐各家銀行業績增長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業務,在今年上半年的增速卻普遍出現了下行。從中國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個人住房按揭的貸款上半年增長了9.28%,相比較去年同期下降了7.7個百分點。而農業銀行上半年按揭貸款增速是11.6%,同比下降了4.5個百分點。建行的業績報告中也指出,個人按揭貸款增幅為9.50%,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