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收入情況
營業收入方面,去年同期依靠大宗貿易大幅增長而躍居第一的長江傳媒,由于“貿易業務規模縮小”,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出現38.07%的負增長,以45.40億營業收入排名第四,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中文傳媒的59.91億、鳳凰傳媒的53.30億和中南傳媒的49.35億,其中排名第一的中文傳媒營業收入相較去年同期出現1.75的負增長,其余兩家巨頭營業收入增長率均在5%左右。
出版上市公司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排名
在長江傳媒之后,大地傳媒、皖新傳媒、時代出版、新華文軒、南方傳媒、中國出版均有10-30億不等的營業收入,位列第二梯隊,其中除了南方傳媒出現細微的負增長之外,其余幾家營業收入均實現了10%以上的增長。
城市傳媒、出版傳媒、中國科傳、新華傳媒、新經典、天舟文化、讀者傳媒、中文在線等出版上市公司由于體量相對較小,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均在10億以下。值得一提的是,讀者傳媒面對嚴峻的傳媒經營局面,逆勢上揚,依靠“原材料、教輔、圖書及廣告銷售收入增加”,扭轉了去年同期營業收入負增長的局面,實現了15.75%的營業收入增長率;而同樣擁有傳媒與廣告業務的新華傳媒,則由于“廣告收入下降較多,圖書和文教用品等收入亦有所下降”,營業收入依舊處于負增長的狀況,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5,226.31萬元。此外,新經典、天舟文化、中文在線三家民營出版上市企業在營業收入上表現良好,分別實現了15.14%、51.75%和30.81%的增長率,其中天舟文化的增長是由于并購游愛網絡合并范圍增加所致,并且游戲業務已經占天舟文化主營業務收入的64.55%。
凈利潤情況
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方面,中南傳媒以8.83億的凈利潤依舊排名榜首,中文傳媒和鳳凰傳媒也有近8億的凈利潤,與營業收入保持了大致相同的增長率。令人驚訝的是,皖新傳媒成為凈利潤排行榜上的一批黑馬,“公司以持有的 16 處自有門店物業開展相關創新型資產運作模式,直接影響4.09 億元的凈利潤”,實際是通過產權交易中心出售門店的100%股權及全部相關權益再以市場價租回經營,最終皖新傳媒以8.29億的凈利潤躍居第二,凈利潤增長率達7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