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謹慎把握反彈。
經(jīng)濟復(fù)蘇和A股走牛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秋冬期間股市行情,不會像春夏季節(jié)那樣再翻番。大盤強勢,散戶可大膽操作,甚至重倉;大盤震蕩,看不清后市突破方向,就盡量少動;大盤走弱,則要學會休息與空倉;大盤超跌反彈,則可以短線進出,但要設(shè)止贏與止損位。
二、適時換股。
暴跌后,股價泥沙俱下,此時投資者要全面審視自己手中的股票。經(jīng)過主力前期一番惡炒,股價絕對值居高不下,泡沫過度膨脹,尤其是那些不靠企業(yè)內(nèi)在價值提升,純粹由題材概念放大,股價高掛的,應(yīng)予以拋棄與回避,只選擇和保留未來有可能演化成強勢股的品種并逢低吸納。
三、調(diào)整持倉結(jié)構(gòu)。
平倉窮途末路的個股,將有限資金集中在重挫后有潛力或躺在底部區(qū)域的個股上,瞄準時機,分批介入,并設(shè)定收益目標,中途采用波段或T 0操作,積薄利成勝果。
四、蠶食減虧比硬撐好。
在大盤暴跌、個股高臺跳水時搶進的股票,一旦井噴則要賣出,使原有套牢籌碼保持不增。這種逢高賣出,跌到相對低位再及時買回,波段操作的蠶食減虧法比硬撐好。這里需要提醒是:對補倉買入的股票,見到相對高位,一定要及時兌現(xiàn),因上檔向下跳低缺口處阻力重重,多數(shù)股價反彈不會一步到位。
五、輸入新鮮“血液”。
假如投資者本金是100萬元,股票市值只剩50萬元,股價完全解套需要漲100%,難度可想而知,如果此時再注入50萬元,股價只需有50%的漲幅,便可解套。輸入新鮮“血液”的前提是必須了解大盤趨勢,熟悉技術(shù)面與基本面,懂得股價起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