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做一兩次別貪心
李永宏以一次自己親身的作盤經歷,給大家講述了機構是如何把散戶“洗出去”的過程。他說:“機構一般的作盤周期是3個月至6個月,長的可達數年。在底區域,主力肯定是不愿帶著散戶走的,它要想辦法把散戶洗出去。那么散戶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賣點和買點,避免被洗呢?我給你們看一只股票,咱們忽略它的名稱,你們跟著我做。”說完,他在投影儀上給出一只股票的盤面,并詳解了交易的過程:
首先,我們要看這只股票的圖線壓縮,最少要壓縮到上次下跌的位置,這是要讓你知道那個點位“死過人”。高過那個點時,你就看機構是不是要入場。這就要看“放量”,“放量”到多少,我們能跟進,不是一個絕對值,而是相對值,剛開始可以單日6%以上的換手作為參考。
跟進去前要有交易計劃。這個交易計劃包括“止損海琴”,也包括“止盈海琴”,還包括入場點等。計劃一旦制訂了,就要嚴格地執行。入場就面臨著虧損,怎么辦?“先要別挨揍,再看咋吃肉”。要設置“止損海琴”,假設設置10%,然后,再設入場點,不到這個點,我永遠不買,就是所謂的“不時不食”。要知道市場是有或然性的,行情有可能來,也有可能不來,就像釣魚,能不能釣到魚,取決于魚咬不咬魚餌。有人說,這不是追高嘛,我不能提前埋伏嗎?我告訴你,這不是追高,這是追逐趨勢,上漲的趨勢一旦形成,將勢不可擋。但如果你提前埋伏,它可能因為很多原因不漲反跌。
買入之后,就是耐心地等待了,這時,機構一般會有一個洗盤的過程,會震一震,把一些散戶震出去,還是那句話,這需要我們有計劃、有原則,否則很容易被震出去。有的人對我說,好家伙,你說機構洗盤可能要3個月呢,我扛不住呀。那我也只能說,那是你自己的事,如果被清理出去,那是你缺乏應有的耐心。
當機構開始往上拉時,散民的機會就來了:讓利潤飛奔。一般機構拉一輪,至少要拉30%,否則算上資金的時間成本、人工等成本,它就不賺錢了。這時候,我們一定要“靠住了”。拉升的時間也許幾天,也許幾個月,不同的機構、不同的莊家、不同的風格。什么時候走,我們還有設置“止盈海琴”作為標準,不到這條線,我永遠不賣,一旦到了,就要決然地趕緊走,(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收集整理)落袋為安。這樣,一波“偉大”的波段交易就完成了。如果賣錯了,我們可以再買回來,不要怕賣錯,機會永遠會有。千萬不要像我們一個交易員,賣錯了,不買回來,還一邊看著一邊喊哎喲。我知道,咱們在座的諸位,肯定也有這樣的。
這是第一波,以后的如法炮制。只要不太貪,在一年當中,總能找到一兩次這樣自己看得懂的行情,交易一兩次,掙個20%、30%就可以了。巴菲特每年的收益不過20%。如果太貪,早晚被機構吃掉。
大家看,我剛才演示的那只股票,兩年我只操作4次,其中失敗1次,成功率只有75%,但我的總收益達到520%。但如果最后這一波我沒有及時止損出局,它跌了100%。這就是“吃了我的,喝了我的,都要給我吐出來”,最早掙錢沒出來的,都掉進去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