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股民熱衷于股市炒作,天天都在尋找股市熱點,今天這個概念,明天那個板快,買進賣出極其頻繁。其基本出發(fā)點就是:只要不接最后一棒。
所謂最后一棒就是最高價,如果接上最后一棒,其命運是非常悲慘的,它意味著高位套牢或巨額虧損。而在股市交易中,被炒手們炒熱了的東西是極燙手的,炒的時間越長,其風險就愈高。比如說有些股票每股稅后利潤只 有幾分錢、凈資產也只有一元多,某些機構大戶硬是將它炒到20多元??吹焦蓛r一節(jié)一節(jié)往上竄,許多中小散戶禁不住**,一頭扎了進出,正巧碰上大戶出貨,股價來了個高臺跳水,瞬間就跌了下來。更有甚者,在權證的炒作之中,一些中小股民盲目跟風而利令智昏,硬是將其價格炒到比正股價格還高1/3,最后這些權證都變成一張張費紙。
只要是被股市炒起來的東西,其背后一般都有操縱者,也就是股民通常所說的“莊家”。當股票的價格象泡沫一樣被吹起的時候,此時的莊家早已完成了吸納過程而在靜靜地等待著上鉤者。只要有人跟進,莊家就趁機出貨而漁利。而跟進者接到手中的股票,往往市盈率極高,等分紅又不合算,但要想解套又不知猴年馬月。
不接最后一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難,因為沒有一個股民能準確地預測股票的價格。接的是不是最后一棒,誰也沒有先見之明,事先只能推測,事后才能驗證。而一旦證明是最后一棒,風險已經發(fā)生了。
即使接的不是最后一棒,在高價位購買股票,也難避免見險的發(fā)生。股民購買股票,一般都有收益預期。而被炒熱的股票,其價格總是上竄下跳,漲得急、跌得快,有時看到價格上去了,還沒等下單,它又下來了。而有時雖然有一些獲利空間,但由于沒有達到收益預期,股民大多不肯出手,眼睜睜地看到股價一步一步往下滑,仍免不了套牢的命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