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日特斯拉的經濟車型model3將開始正式交付,這也被機構認為是電動汽車進入規模化替代傳統汽車的開始。歷史的趨勢是無法改變的,即使你再不舍,手機巨頭諾基亞還是被一個賣電腦的蘋果打敗了,這背后就是智能手機時代的更迭。而這一次的電動汽車,變革者的名字叫做特斯拉。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可見的時間里,我們終將看到新的汽車時代的來臨。下面讓我們通過蘋果來看特斯拉的概念。
1.蘋果產業鏈造就了10倍股——信維通信
蘋果給他的產業鏈公司最大的價值在于提升企業的質量,從制程到產品工藝,可以說蘋果就像一個致富帶頭人,只要你能跟上他的步伐,他會讓一家制造企業完成利潤從千萬到10億的跨越!
比如信維通信這個做天線的公司,看著很low是不是?信維通信在2014年剛進入蘋果供應鏈時利潤只有6300萬,2015年2.2億,2016年5.3億,2017年9個億(預計),這背后就是信維通信由一個點到一個面的改變,蘋果產業鏈的產品從天線擴展到了包括高性能射頻連接器、精密零五金部件、LDS產品、聲學產品及音/射頻模組等多個種類。他的股價也從2014年開始,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10倍的上漲。
蘋果的邏輯:你進入產業鏈了,先給你一個產品,做好了我給你繼續開放多個產品,像立訊精密一樣,從一個連接器做到幾乎全部的精密連接器。所以只要你能夠持續獲得蘋果爸爸的認可,從利潤幾千萬到幾個億完成10倍的成長是一個完全可行的邏輯。
另一個邏輯是,蘋果背后的高成長是因為智能手機的時代更迭,那么你能做蘋果,自然就能做三星,華為,小米,最高水平的企業認可意味著整個行業的大門像你敞開。通過蘋果來完成企業本身質量的飛躍,才是制造業企業最希望完成的事情。
2.特斯拉的邏輯思考
看過上面總結的蘋果產業鏈中國制造上市的上市公司完成的飛躍,對于下面即將來臨的特斯拉時代其實就有很大的參考意義了。畢竟標的都是制造業,邏輯都是產業更迭+產品爆量,在未來的特斯拉供應商中,他一定再次出現從千萬到10億級別的奇跡,也一定會再次出現10倍的成長股。
下面總結邏輯:
1)從點到面:公司進入特斯拉的供應鏈,初期他可能是一個不起眼的制造企業,業內比較認可的邏輯是,特斯拉的供應商篩選其實是刻意回避了原有的大型車企的供應商,所以原來不起眼的企業或者某些領域的特別公司會格外受到青睞。參考蘋果的爆發邏輯,他是初期一個產品開始,然后特斯拉產能和產品線擴張之后開放更多的產品線出來,點到面的爆發邏輯。
2)電動汽車的爆發:現階段還只有一個特斯拉,但是只要趨勢不變,未來一定會出現電動汽車領域的華為,三星,小米,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這對于特斯拉的供應商來說就是歷史的大機遇,你如果能成功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些后來出現汽車廠商自然會把你作為電動汽車的頂級供應商來對待!
根據特斯拉此前的產能規劃,到2018 年實現年產能50 萬輛汽車。預計隨著特斯拉產銷量的提升,將給產業鏈帶來更好的訂單預期。從特斯拉的產業鏈情況看,從動力電池到相關結構件、車載中控屏,以及自動駕駛硬件等,目前國內已有較多的企業進入特斯拉的產業鏈。建議關注目前已經進入特斯拉的供應鏈體系的相關企業,未來將直接受益特斯拉產能的提升。
分析認為,旭升股份、安潔科技、聯創電子、東山精密、長信科技、均勝電子、長盈精密、科森科技等或有望受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