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市場在經歷了一個階段的升勢后突然從高位出現暴跌。
這通常是市場趨勢將要發生逆轉的征兆,但有三種人極可能在此時萌生進場抄底的沖動:前期因為過早賣出而放跑了大段利潤的踏空者,因擔心再度發生大幅下跌而在市場回暖之初割肉者以及由于聽說同事、鄰居都賺了錢也想炒股發財的遲到者。由這些人進場時的動機所決定,他們通常鮮有止損的想法,所以這樣做的結果很可能意味著將經歷整個熊市的考驗。如2009年7月29日滬指曾暴跌5%,若在當天買入并持有至2010年7月1日,滬指累計跌幅達27%左右,投資者的股票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種,市場已連續經歷多日下跌并且跌幅也比較可觀。
通常那些在前期曾經成功逃頂并賺了錢的投資者,在看到股價已經低于上一回的買入價,并且又聽到媒體上許多專家紛紛斷言絕不可能跌破某某支撐位時,便主觀認定賺錢的機會又來了,于是再度返身入場。然而,是不是底部絕不會取決于某些人的主觀意愿,因此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抄底通常會抄在了“半山腰”。如果你意識到判斷錯誤后沒有果斷止損離場,或固執己見,或心存僥幸,通常會眼睜睜地看著股價越跌越多,自己越虧越大。如2009年8月11日市場在經歷了四天大跌后曾收出了小陽線,但你若在這天進場并持有至2010年7月1日,比起滬指27%左右的跌幅,你恐怕也好不到哪兒去。
第三種,在市場下跌途中突發重大實質性利好消息,盲目進場抄底。
經驗表明,一個足以影響市場趨勢的消息,究竟屬于利好還是利空,應該促使市場反轉還是繼續下跌,并不是由某些人的主觀意愿決定的,而是取決于多空雙方相互博弈的結果,所以貿然進場抄底的結果大都兇多吉少。如2009年9月22日管理層直接推出了三大救市政策,當天滬指暴漲7.77%,媒體上看好后市的觀點也占據了主導地位,但你若在這天進場并持有至當年的10月28日,虧損大概也會超過20%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