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知底部:底部形態出現在股價的下行通道和上行通道之間,是股價弱勢轉強勢的中轉站,底部形態必須是一個平臺,而不是一個點,一個點那叫低位,不叫底。
(二)底部的形成:世界上沒有只漲不跌的股票,股價下跌的過程也是股票價值回歸的過程,當股價到達某一低位時,主力開始吸籌,這一點是價值發現的時候,主力吸籌是需要時間的,這時平臺開始構筑,底部構筑的時間長短不一,時間的長短受主力的資金規模、主力對該股票的預期、國家政策的延續性、及大盤的即時走勢等因素影響,這就形成有的股票底部很短,有的股票在底部盤橫幾個月甚至一兩年;或是持有該股的散戶和小的機構在該股已深度套牢后出來的愿望已沒有了,許多認為該股已到底的散戶和小機構在自認的地位介入,當該股的買入和賣出出現平衡時底部到來。
(三)在K 線圖譜中的底部形態:股價已走出下行通道開始在低位盤橫的時候底部就到了,股價在下跌過程中會在20日、30、60、120、線獲得支撐,此時要看股價在各均線處能否獲得有效支撐,獲得有效支撐的判斷方法,看股價在下探到均線處時能否在該均線處站穩三天以上,如三天后股價站住均線開始橫著走,或股價跌破均線支撐,在均線下方獲得均線向上的吸引力,在均線下方貼著均線橫著走。此時K線出現紅柱時成交量微微放大,出現陰柱時成交量又縮小,底部構筑時的成交量比起下跌時的成交已有明顯的縮量,K柱的實體很短。但現在不是散戶抄底的時候。
(四)主力拉升意圖已暴露,股票已走入上行通道;這些會反映在股票的技術形態中,此時我比較相信技術形態和基本面,對一些小到消息我不會作為參考,所以我不抄題材股和小到消息滿天飛的問題股,對于這些股票我會關注此類股票的技術形態,來彌補自己對技術形態的認知不足,如果該股真漲了,我也只是“呵呵,又漲了而已!!”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