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很多投資者都把“底部放量”看做是市場將有“大行情”的領先指標。尤其是2014年7月下旬的幾天放量上漲,事后來看確實領先地提示了接下來一年轟轟烈烈的牛市行情。但是去年6月股災以后,這輪牛市的“泡沫”已經破滅了。
一般來說,在一個“泡沫”破滅后的兩、三年里,很難馬上再吹一個新的“泡沫”,接下來要不然就是通過“慢熊”的形式緩慢消化估值,要不然就是“快熊”帶來估值快速下跌之后在底部持續震蕩。而目前來看,雖然可以把前三輪“股災”看做是“快熊”,但關鍵是“快熊”之后A股估值卻仍然不便宜,遠不能說是“見底”,因此我們認為接下來市場還有一個“慢熊”消化估值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底部震蕩”。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