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盈率
市盈率的公式是股價每股收益,這個指標還是比較簡單的,它是用于衡量回收股價成本的指標,是我們在分析公司基本面當中最常用的指標。假設說一家公司的市盈率是50倍,假設現在股價與每年的收益水平保持不變,你需要50年把成本收回來。
不能單純的認為市盈率低就是好公司。為什么呢?因為這個市盈率不能用在所有行業與公司當中,它在比較穩健的、信息透明、業績優良的股票當中效果更穩定,比如說藍籌股,二線藍籌股,業績比較好的成長股。而科技股、題材股之類,由于每年的業績變化很大,市盈率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未來的情況,因此效果不佳。
2、市凈率
第二個指標是PB(市凈率),它是衡量股價和凈資產的比率,每股的股價每股凈資產。假設現在股價5塊錢,每股凈資產5塊錢,那比率就是1,意味著這家公司破產,你也可以不虧錢。
市凈率的應用方向主要是用于資產占比比較大的企業。比如像煤炭企業、鋼鐵企業、制造型的化工企業、電力企業,還有一些生產設備的企業,都可以適用于市凈率。
但是市凈率的應用方向不太適用于輕資產企業,比如說互聯網企業、科技企業、凈資產比較少的企業。因為這些企業凈資產很低,市凈率一般都是十幾倍,分析起來沒有太大意義。
但是,如果行業的市凈值率相比其它行業要低,可能說明市場對該行業并不認可。有些行業面臨景氣周期衰退的危險,這些個股可能還有下行空間。而部分科技類或新興產業,市凈率較高,那是因為市場認為這些企業未來發展良好,甚至會調整增長,所以不能單純的認為市凈率高好還是低好。而是要結合個股本身的歷史走勢和所處的行業對比分析,單獨分析市凈率的高低是沒有意義的。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