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一個人的行為動作不代表什么,但如果一大群人同時做同樣的動作就說明這是群體行為具有代表性。機構群體也同樣,一個機構在市場中翻天覆地折騰影響不了什么。但如果一大群機構同時都在做著同樣的動作,那么這群體性機構行為有著廣泛的代表意義。
現時A股市場整體處于較為特殊時期,表面看是機會與風險并存,但現沒有明確某一方必勝方向。按市場內在運行規律,股指還遠未完成筑底動作仍需尋求更低點的支撐。但國家管理層近日做多之心,唱多談底之基調頻頻見報。如此投資者有點彷徨了,是相信市場看空?還是相信管理層唱多之論好?
此時的多空之爭和糾纏讓投資者和機構難以釋懷。散戶看盤每日盤中股指跌時想著完了市場還要下。下午國家隊出手救市,隨便拉拉銀行板塊權重股。指數又神奇被拉起了,不信管理層的話也不對。今年7月至今無論散戶還是機構都處于這種冰火兩重天,一日一憂心狀態。多日來平日做盤兇狠,出手就封板強悍游資也表現得患得患失操盤總是虎頭蛇尾。下面通過分析這些喜歡做漲停板游資封漲停板的做盤細節情況,看看這些機構對現階段市場的愛與恨喜與憂!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