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位成功的股票投資人,你必須做到下述三點:
第一,獲得炒股的基本知識;
第二,制定切實可行的炒股計劃;
第三,嚴格按照這個計劃實行。
到現在為止,你已具備足夠的基本知識來判斷股票的走勢和股市大市,知道應該怎么選股,怎么決定買入點和賣出點。你已經有足夠的知識架構來制定作戰計劃。
股票的基本知識是死的,學會它相對容易,制定作戰計劃也并不困難。困難在于怎樣從心理上自然地執行這些計劃及在必要的時候修改這些計劃。業余和專業炒手的區別就劃分在這里。
怎樣規劃作戰方案,決定于個人對風險的承受力,也決定于你預計的持股時間。你如果決定入股后就二十年不動,那有一套做法,你可以只選五只股票,每只股票投入你資本的20%,其后就不再看它。二十年是很長的時間,五只股票只可以有一只翻了十倍,兩只破產沒有了,兩只不動,但如果這就是你的計劃,照做。對一般中短期的炒手而言,如果你覺得自己對風險的承受力大,可以把雞蛋放入兩三個籃子里,且給較大的止損程度,如 25% 。如果自己覺得對風險承受力小,可以選五至十只股票來分散風險,把止損點定在 10% 或更小。這類選擇因人而異,也沒有哪種對哪種錯的講法。重要的是你覺得舒服,覺得你自己控制著情況。有些人可能喜歡將所有的資金只投資一只股票,這也沒有問題,但如果因此緊張得睡不著覺,則這方式便不對。現在我們談談為什么一般人總是不能嚴格執行原定的計劃。如果我們對自己和對市場都有完美的了解,要做到第三點即嚴格按照計劃其實也很容易。問題是我們通常并不完全了解自己,也不完全了解市場,我們只能“盡力而為”。這就使得我們總是會想辦法,找借口來不按這些規則辦。因為嚴格執行這些規則常常刺激我們最軟弱的部位 -- “自我”。它包括對虧錢的恐懼,對認錯的抗拒,對不勞而獲的期望,一夕致富的夢想。
炒股是人類這種動物爭奪生存資源的斗爭,一切人性都變成赤裸裸的。先談談人的情感。人是有情感的,人的情感是心理上對外部條件對自身的受益或損害的反應。這基于我們在生活中的實踐,基于我們的價值觀念。
恐懼
我們有恐懼,就如同孩童害怕受到火的傷害,恐懼使孩童不敢再去玩火。這就是對身體傷害的恐懼。我們害怕戰爭,因為戰爭摧毀生命和財產。我們從小教導小孩要“聽大人話”,“聽話”逐漸成為價值觀念的一部分,我們認為這是“正確”的價值觀。待我們長大后,自己成了大人,我們自然地將“聽大人話”升格成“聽領導的話”,“聽專家的話”,“聽權威的話”。小時“不聽話”時所受的責罰使我們恐懼日后不聽“上一級”的話會導致的后果。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