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飄啊香, 歌聲飛, 朋友呀請你干一杯┄┄”這首曾風靡大江南北的《祝酒歌》而今還經久不衰, 但如果有人歌不離口, 天天哼唱就有些奇特了。
2004年是中國股民最痛苦的一年, 股指迭創新低, 投資者虧損慘重, 盈利者如鳳毛麟角,在我曾經從業的營業部就有位投資者,用切膚的感受,發表了驚人的高見:如果你想害一個人,最佳的辦法就是讓他進入股市,只要他把資金投入股市,就大功告成,借刀殺人的事,股市會幫你圓滿完成,且殺人不見血。因而, 能在熊市中小本賺大錢者卻像瀕臨滅絕的珍貴鳥“黑臉琵鷺” 一樣稀有了。
在有人毒咒股市的同時,有人卻在贊美。同樣在我們營業部有位股嫂卻挺著美麗而不高傲的頭顱,她嘴里哼著《祝酒歌》的曲兒,喜滋滋向股市走來。
股嫂姓周名玉令。她不笑都不行,手中持有的張裕股票在暴跌中一如既往地連創新高。進得交易廳,她旋即被股友團團圍住了,不僅是股友把她當明星追捧,炒股也能炒出狀元,這也從一個側面佐證了投資者對國企改革的奉獻。
“股嫂,你又看中了哪只股票?”
“股嫂,你的股票真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也有不服氣者問道:“股嫂,你的紅酒喝多了也不怕醉倒?”口氣有點像林彪當年質疑“紅旗究竟能夠打多久”的味道。
股嫂神秘兮兮笑答道:“我的張裕股票已經在出季報時拋了。而換了另外一只股票。”
股嫂是從國企下崗的,從喧鬧的工廠回到寂靜的家中,生活像有滋有味的百事可樂一下變成了索然無味的白開水。在經歷了求職碰壁的數不清失望后,她選擇了高風險的股市。自己給自己上了崗,盡管沒有月薪,但不會遭人愚弄,讓人像挑處理商品一樣被人篩來選去。
股嫂把養命錢投入股市,故把選股視為生死攸關的大事。她借鑒了求職時用人單位的初選、復選、錄用三大步驟。不知是不是丈夫愛喝張裕葡萄酒的緣故,她打量著家中數不清的空酒瓶, 竟初選中了張裕A股,其理由是:別人越不看好的冷門股,越易被莊家相中。打量一下張裕A,流通盤4000多萬,行業不錯, 屬當時股評家常掛在嘴頭的“消費升級熱門概念”。選這類股確是需要一些超出常人的方法。復選時,她又自費去了煙臺,對新興的海濱城進行了實地考察, 不僅去看了海市蜃樓, 還去看了位于大馬路的張裕酒廠,輾轉周折找到了張裕公司的高層人物,得到正在進行資產優化,開發新品種擴大出口的第一手信息后,便吃了定心丸。
經過嚴格的初選、復選,她決定錄用張裕股票。她傾其積蓄在9.46元買進5000股,準備跌到8元再買,誰知,不跌反漲。后來她又發現嘉實基金等機構大量持有該股,又打電話死纏尋問這些公司持有的理由。在得到滿意答復后,她又東拆西借,籌措資金,在9.86元買進了5000股。眼看著大盤一天天江河日下, 張裕卻我行我素節節走高,她不想一人獨食蟠桃,要讓股友分享勝利果實,便向他們力薦該股,當股友問及理由時,她橫豎只有一句話:“酒香不怕巷子深。”
股嫂一路持有張裕,即使在股指連連破位30%,張裕卻逆市上行30%,股嫂以14.98元的價格全部賣出,收到了有生以來最大的一筆回報。酒不醉人人自醉,股嫂心里比看到了海市蜃樓實景還興奮。
“舒心的酒啊濃又美……”難怪她天天嘴里哼《祝酒歌》,真不足為奇。
在牛市中賺錢,不是本事,在熊市中賺錢那才叫絕活!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