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開郵箱,一大堆上市公司分析報告密密麻麻;如果愿意的話,還可以打聽到無數關于上市公司的消息。可惜,大多數消息涉及的公司經營大大超出了我的知識范圍,對消息的真偽和公司價值的判斷有道理與否都無從判斷。
面對大量的信息,我完全沒有“老鼠掉進米缸”的狂喜,反而充滿了迷茫與無所適從,在這海量信息的淘金過程中,有色股和房地產股給了我一個沉痛的教訓。
2004年上半年也是股市熱火朝天的時候,每天都能聽到各路消息,各行業的研究員也不時地拋出各種研究報告。有色金屬板塊也是當時市場寵兒,寵兒中的驕子是山東鋁業。公司研究報告把山東鋁業說得跟花兒似的,什么國際鋁材漲價,什么業績大幅增長,總之就是好得不得了,前 景一片光明。在跟進山東鋁業(行情,論壇)后沒多久,宏觀調控開始,機構批量出貨,行業研究的論調也180度大轉彎:有色板塊已過了景氣周期,幾年內不會有大起色。有色金屬完全超出了我的知識范圍,別人說它好,我就認為它好;別人說它幾年內不會翻身,我就只好割肉。而現如今,山東鋁業價位已創下新高。
如果與有色股失之交臂是一個求遠而不得的教訓的話,房地產股則是一個舍近的慘痛案例。
2005年開始,深圳接過上海的接力棒,房價開始飚升。深萬科在深圳的幾個樓盤都在這個時候對外發售,身邊的朋友成群結隊地去看萬科城或者萬科第五園的樣板房,回來后要么一臉向往,要么贊不絕口。很快,這些樓盤的第一期就賣得一干二凈。再后來聽到的消息是,這些樓盤一期的二手房升值驚人,當然,第二期樓盤的售價也毫無疑問地漲了。
和許多深圳人一樣,這是我多年來第一次經歷房價快速上漲,和很多人一樣我開始盤算要不要也加入到房地產投資的大軍中去,賺取30%、50%甚至更高的漲幅。殊不知,就在我打樓市主意的時候,放過了最好的通過房地產賺錢的機會———房地產股。以深萬科為例,這只股票從2005年年中2.7元左右的價位,幾乎一路不停地漲上來,到今年四月達到了7塊以上的高位,一年左右的時間內漲幅翻番。
經過兩次教訓之后,我決定放棄那些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行業,哪怕消息來源和研究報告把公司說得可以點石成金。這類研究報告看了和沒看其實差不多,不比道聽途說不問究里的做法高明多少———反正我也無法判斷研究員的分析是否正確,就算這些報告中有真知灼見,也不是我這種缺乏判斷能力的人能夠擇善而從的。從此,只要一看到涉及軍工、高科技一類的公司的報告,我直接就按“刪除”鍵,看都懶得看。
在上述思想的指導下,我開始買入了第一只與自己日常生活緊密相關而且又很看好的股票———招商銀行。招商銀行可以說是深圳人公認的好銀行,從1998年開始與這家銀行打交道至今,這家銀行一直沒有讓我失望過。相信這一投資選擇也不會讓人失望。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