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鈴汽車、上海汽車均走出了標準的上升通道,而最新公布二季度基金報告顯示,部分汽車股重新回到了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的行列。從機構投資者的選股標準來看,公司估值是主力機構的“試金石”,這一選股思路也值得中小投資者借鑒。 以汽車股為例,即使在目前股權分置的背景下,其估值水平也已經實現了國際接軌。目前汽車股的平均PE(剔除虧損股)已經和香港市場汽車股一級市場的PE接近了。根據汽車股2004年年報的數據和目前的市價測算顯示,汽車股(剔除虧損股)的平均PE為9—10倍,其中,長安汽車、上海汽車等績優公司的PE約在7倍左右。而香港市場汽車股一級市場的PE為7—9倍,二級市場的PE為9—12倍,日本市場的汽車股PE為12—15倍,美國市場為8—10倍,歐洲市場這一水平為12倍。也就是說,目前A股二級市場的優質公司相當于海外市場“原始股”的股價,而基金看好的正是這批個股的升值潛力。 如博時基金再度高調增持汽車股。二季度基金報告顯示,博時旗下基金增持汽車股明顯。博時價值增長除仍重倉持有上海汽車外,長安汽車也現身其十大重倉股名單。博時價值持有長安汽車1522.89萬股,占持股市值比例的3.75%。而長安汽車、上海汽車也躋身博時主題十大重倉股行列。博時主題持有長安汽車435.42萬股,持有上海汽車468.504萬股,分別占其持股市值比例的2.3%和1.98%。此外,博時旗下封閉式基金基金裕華和基金裕元在二季度也加大了對汽車股的持股比重。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