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所熟知的均線理論莫過于“葛南碧”的八大法則,但如果僅僅知道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均線理論就這么簡單,呵呵,我們豈不個個都成了“葛南碧”,成為一代大師了?
其實,均線理論中有好多鮮為人知的使用技巧,“葛南碧”大師當年也留了一手,對許多地方語焉不詳,給我們后來者帶來了許多迷團。
在多年的實戰中,筆者逐漸領略了均線的許多妙用,深深感到“葛南碧”大師的偉大和均線的神奇,均線無愧是指標之王!
說到均線的神奇,就在于它巧妙的把時間和空間兩大技術分析的要素較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在實戰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當均線“金叉”時買入,卻剛好趕上股價的回調,反而買在了股價的高點;當均線“死叉”時賣出,卻趕上股價的反彈,反而賣了一個低價。呵呵,夠頭疼了吧!
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是要充分考慮時間要素,也就是循環周期對股價走勢的影響。在上篇《只要掌握最樸素的哲學原理就可以讓你賺的盆滿缽滿》中,筆者提到“大盤有大盤的周期律,個股有個股的周期律”,我們在設置均線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根據大盤和個股的循環周期來設置均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防止“騙線”。
當然,贊美均線的偉大和神奇,并不是說均線就是完美無缺的。由于設計上的缺陷,均線有著許多先天不足。最致命的就是它的滯后性,如何彌補這一不足,先留給朋友們思考吧!
文章發表后,好多朋友來郵詢問如何尋找大盤和個股的循環周期,在這里我談點個人的經驗和體會。
提到循環周期不得不提到波浪理論和神奇數列。波浪理論在深滬股市有著極為完美的應用和體現。就筆者的親身實踐來講,96年可以說是波浪理論大放異彩的一年,一些重要的波段高低點均在其掌控之下,可謂神奇!特別是96年12月,筆者利用波浪理論準確預測出了頂部的到來,輕松的逃過了一劫。
現在許多人對波浪理論提出了疑義,更有甚者,竟然喪心病狂的說波浪理論是偽科學,然而筆者對她卻深信不疑,并深深熱愛著她。波浪理論有三個要點,其重要性依次為:形態、比例和時間,然就筆者的實踐來講,筆者認為波浪理論三個要點之間的重要性依次為:時間、比例和形態,和老艾剛好相反。
接下來,我們談談江恩理論。江恩理論可以說是妙不可言,筆者對江恩理論除了佩服還是最佩服。下面,試舉一例,以供探討:
17個月的循環周期,如
1558(93.2.16)——325(94.7.29)間隔17個月
325(94.7.29)——512(96.1.19)間隔18個月
512(96.1.19)——1510(975.12)間隔16個月
1510(975.12)——1043(98.8.18)間隔15個月
1043(98.8.18)——1341(99.12.27)隔16個月
1341(99.12.27)——2245(2001.6.14)間隔18個月
2245(2001.6.14)——1311(2003.1.6)間隔19個月
1311(2003.1.6)——1259(2004.9.13)20個月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