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V型反轉在所有反轉形態中是最難以把握的,但由于這一形態出現頻率較高,較準確的把握它有利于減少損失或擴大盈利,研究反轉前的蛛絲馬跡并及早判斷該形態,就顯得更具實戰意義了。
一、V型頂與V型底的差異
與多數的頂與底相似,V型頂與底的差別主要表現在震蕩幅度和成交量上。在底部運行時,股價的震蕩幅度較小,成交量持續低迷,一旦形成反轉后,股價通常會連續上揚,成交量也呈現放大態勢,而在頂部時股價震蕩往往相當劇烈,但成交量是否放大或萎縮則并非關鍵因素。
二、趨勢線意義重大
在斜率較大的運動中,橫盤即可擺脫趨勢線的束縛,但這并不能構成形態的反轉,只有趨勢線被有效突破時,才意味著行情已產生變化,此時順勢而為顯得格外重要。盡管作為自動趨勢線的5日均線具有特殊的價值,但趨勢線常會比股價形態更早發出突破信號,即不必等到形態完成就可“提早”買賣,以便取得更高的收益,如天山紡織3月底形成V型頂(兩個高點而非雙頂)反轉。
三、反轉前的一些征兆
以V型頂為例,形態完成前一個重要征兆是分時圖上留有多個缺口,而日線跳空缺口已被封閉,形成波幅較大的(長下影)十字星(或胎內星)等,如東方電子11月中下旬出現V型反轉,另一個則是在陡峭的通道線附近出現變化,或刺穿后回落(通道線無支撐),或達不到通道線高度。
四、形態的變種
當V型反轉出現后,市場有時很快就形成一個小平臺,稱為擴展V型形態,即為形態的重要變體,完成的標志是平臺的突破。在實際走勢中,這種擴展形態相比較少出現,但它能為圖表分析者提供更多的反應機會,因為其中的平臺頗似旗形形態,如ST渤化去年年底的情形,而左側擴展V型形態(反轉前存在一個小平臺)更為少見,平臺低點的突破則是形態完成的標志,如儀征化纖在1997年9月形成左側擴展形態。
五、如何應對V型反轉
以幸福實業為例,1998年6月29日即反轉前一日漲幅約4%,30日即反轉時股價觸及通道線(漲幅達到8.67%)后回落,收盤時跌幅剛剛超過3%,V型頂的許多條件已經具備,之后相繼跌破5日均線與2周均線的支撐并形成(擴展V型)反轉。由此,投資者可發現如下幾個重要賣點:1.觸及通道線后回落至開盤價之下時以及收盤價;2.收盤價跌破短期均線支撐時;3.如果出現擴展形態,平臺高點幾乎皆為理想的賣點(逃命點);4.平臺破位時為最后的逃命機會。此外,經過持續的特別時大幅揚升后,股價一旦出現橫盤跡象,就必須格外注意并做好準備。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