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股票在不同時期,莊家是不同的,甚至在同一時候,也可以有多個莊家。這些情況必然會導致走勢難于分析。我們以長線莊為主進行介紹,因為長線莊各個操盤步驟歷時均較長,上漲幅度也較大,是跟莊的主要對象。
做一次長線莊,就像打一場大戰役,他們在建倉時最在乎的是價位,其次是數量,最后才是時間。籌碼結構不合適的股票根本不予考慮。永遠要記住,長線莊是只買低價的,不會追高。
莊家開始建倉時,股價一般離最近的一個成交密集區下緣已經很遠了,一般在30%以上。
吃貨主要包括幾個階段:見底前平臺、做底、見底后平臺、推高建倉、第二平臺。大家可以在四川長虹當時的走勢中清晰地找到這幾個階段。即使不是如此標準地建倉,只是某些階段有變化,道理是一樣的。
見底前平臺:在大盤下跌時,莊家開始接手割肉盤,但是如果單純橫盤就沒有人賣了,所以還要繼續振蕩,而且沒有大陽線,不引起短線客的注意。
做底:當大盤見底時,人氣往往是最低迷的,這時如果股價跌破見底前平臺,會引來更多的割肉盤。
見底后平臺:見底后,稍微進行拉升,一般要超過見底前平臺,使割肉者都踏空,不愿買回。這樣莊家就有足夠的時間繼續建倉。由于股價還處于低位,持股者信心仍不足,仍有不少割肉者。但是,隨著平臺的延長,持股者心態趨穩,加上有買盤關注,所以越往后,莊家吸到的籌碼就越少,當莊家覺得繼續盤下去不劃算時,就開始推高。
推高建倉:這種推高的走勢,漲幅并不小,但振幅較大,且莊家往往避過短線客的視線,你在漲幅榜上很難找到它。雖然底部橫盤的時間比較長,但莊家在這個階段吃到的貨更多。
第二平臺:經過一段時間的推高,股價有了一定的漲幅,技術指標也到高位了,股民又不再看好此股了。此時正好是洗出獲利籌碼的時機。這個平臺不管怎樣盤,看好的人都不多,所以莊家可以憑心情來,有時達數月。待到莊家覺得持倉量足夠且時機成熟了,就開始進入拉升階段。
根據籌碼分布情況及莊家的胃口,有可能有第三、四、五個平臺。
莊家建倉,需要吸引賣盤,而且價格盡量低。吸引賣盤大家最熟知的方法是“震倉”。但我認為吸引賣盤,第一靠時間,第二靠消息,第三才靠手法(如“震倉”)。
第一靠時間。一個人買了股票剛剛套牢的時候,總是很難接受現實,更難割肉賣出,所以“震”也是白震。而時間一長,心理上的痛苦逐漸減弱,對于股價也逐漸接受,可最后往往只因為一點很小的原因,就會賣出股票。這就是時間的威力。另一方面,多數人只要獲利,很快就會賣出。所以想吸引賣盤,第一件事就是要讓股票在低位停留足夠長的時間,高位的籌碼自然就掉下來了,然后不管是誰接去的,只要給點小利潤,自然就賣出來了。
第二靠消息。例如1999年末,即將入世的消息害得高科技股票猛跌,然后莊家在低位悄然進場。除了這類利空,最主要的還是與業績有關的消息,出個虧損或不好的報表,突然跌停,就會有許多人賣出,而且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持股者心態都很壞,只要稍加震倉,就會賣出。靠消息分兩種,一種是借題發揮,另一種是制造消息。后一種越來越盛行,而且多反映在業績上。
第三靠手法。手法分中期形態、日k線組合和盤中運作。中期形態上,主要有制造下跌假突破、在合理的位置進行橫盤“震倉”、注意推高的時機等;日k線組合上,主要注意形態的多樣性,振幅適度,還要經常制造空頭陷阱;而盤中運作,不能給人以強勢的印象,也不能一味橫盤,要制造振幅(如大賣單壓盤、突然砸盤、尾市砸盤等),促進成交。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