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籌階段即是莊家進駐過程。證券投資和商業經營雖然有很大程度的差異,但其趨利性是一致的,而且形式上都有買和賣,通過低買和高賣賺取差價。(價差不是證券投資的唯一獲利途徑,但是對于目前滬深兩市二級市場而言,買賣價差是最主要的預期投資收益),大資金介入某一特定的個股,在一定程度上對該股走勢有很大影響力,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莊股”。做莊是否成功與諸多因素有關,其中極為關鍵的步驟就是盡可能隱蔽地在低價位上買到足夠的流通股份。如果能在吸籌階段發現莊家,分析介入程度、實力、手法,就有捕捉到大黑馬的機會。
籌碼收集有兩種情況:在二級市場上的中小投資者手中收集,這是最普遍的形式;另一種是從某只股票的老莊手中收集,也就是“換莊”,筆者重點討論的是第一種情況。
新莊股入駐一只票是非常慎重的,因為隨意性越大,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首先要個股基本面的配合,例如業績大幅增長、重組題材、高送股、新的利潤增長點等,而且多半是在大多數中小投資者不知曉的情況下,有公司基本面有利因素的配合,做莊成本率大大增加,否則易進不易出,風險增大。其次是市場條件,究竟哪種類型的票會成為莊家介入的候選對象呢?一般來說須要滿足以下要求:第一,沒有大機構持有重倉的票。如果一只票早已有人捷足先登,無論是籌碼收集、拉升、出貨都將會有極大的麻煩,因為二虎競食往往兩敗俱傷,對雙方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這是主力進莊時會盡量避免的;第二,股價有足夠的上升空間。絕對價位過高,即使公司質地優良,但考慮到跟風的中小投資者較少,也會制約主力的選擇。相對價位過高也不行,漲幅較大再介入不易吸納到廉價籌碼;第三,流通盤適中,尤其是不宜過大。流通盤過小,比如說一兩千萬股,莊股易暴露,出貨比較困難,流通盤過大,炒作所需資金巨大,部分機構受實力限制會望而卻步,不過投資基金上市后基金進莊的個股部分表現優異,我們將另辟專篇討論。據統計,流通盤一億股以下,尤其是三千萬股至六千萬股是較為理想的進莊選擇。當然,這并非教條,炒一只50元,盤子5000萬的票,與一只5元,盤子五億的票所需資金相近,這種情況下我們思考問題時可用流通市值來加以平衡。
綜上所述,如果一只票有一定的炒作題材,籌碼分散程度較高,股價在6元至15元,一年以上沒怎么漲過,流通盤在三千萬股,那么被機構看中從而成為莊股的可能性就很大。由于炒作題材在進莊階段對中小投資者來說是朦朧的,不確定的,我們更多應考慮進場條件的滿足程度。而且成為候選對象只是進莊的可能性,最終判斷一只票是否有莊入駐要落實到對其走勢及量價關系的分析中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