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在吸籌階段極力避免打草驚蛇,手法盡可能隱蔽,使大多數中小投資者難以覺察。但莊家收集籌碼,動不動就是幾百萬、幾千萬股,要想不留下絲毫痕跡是絕不可能的,總有規律可循。
怎樣才能發現莊家吸籌呢?我們不妨舉例說明。如圖1是某股票1998年10月至1999年1月的日K線圖,圖2是該股1998年初至1999年9月的周K線圖。在此階段該股流通盤為5000萬股。
從周K線圖上我們可以看到1998年初到8月份,即圖中A點,這段時間一直在低位徘徊,實際上該股從1997年4月暴跌之后已經調整了一年零四個月。A點為大底低點,1999年年初開始展開波瀾壯闊的大漲行情,到同年9月達到30元以上,為A點價位的五倍!這是一只典型的莊股,莊家做得較為成功,這與主力在低位收集到足夠的廉價籌碼是分不開的,我們來看看該股莊家是如何吸籌的。
從1998年8月至1999年5月底快速拉升前均為吸籌、洗盤區間,股價運行區域在6.50元至13元。1999年2月至5月也有明顯的吸籌、增加倉位的行為,與兩次典型的洗盤行為交叉在一起,我們選取1998年8月至1999年1月這一段最標準、最單純的吸籌階段走勢來進行分析。
請讀者仔細觀察,在圖1中是一段上下邊界極其整齊的上升通道,坡度平緩,持續時間長達數月。股價與5日、10日均線交織在一起,基本上運行在30日均線之上。單獨看這段走勢圖,很難說有什么特別之處,但如果結合同期上證指數走勢來對比觀察,就會發現大有文章。大盤1998年下半年至1999年初走勢如圖3,產生高點在1300點,時間為11月17日,而該股11月17日為圖1中A點。隨后股指一路下跌到1月份的1100點附近,再看圖1中A點之后至1月份走勢就非常有意思,大盤下跌200點,該股卻不為所動,我行我素走自己的上升通道,股指跌多久,它就漲多久。為什么會這樣,理由只有一個:持續的穩健買盤在推動股價上揚!逆市走強提示有資金關照,緩升說明是耐心吸籌而不是急速拉升期。
本段走勢的量價關系也是必須研究的重點問題,圖中有8天成交量在130萬股以上,平均在160萬股上下,單日換手率在3%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這8個交易日都是陽線,沒有一根陰線,收陰線的時候成交量都很小,特別是10月至12月這段時間更明顯,這說明在短期上漲過程中,莊家大量買進盤中拋出的流通股份,成交量因此得以放大,價位上升,中小投資賣出增加。如果一路快速推高,買入的平均成本會比較高,而且容易暴露目標。所以莊家采用進三退二的手法,漲兩三天又放回來,在一個相對平緩的坡度上反復數次,收集到的籌碼數量增加,價位變化卻不大,而主力把單日成交量控制在5%以下,更說明其隱蔽性強,不愿引起市場注意。隨著上升通道向上延伸,12月下旬和1月份的陰線成交量開始增加,主力加大洗盤力度,繼續增加倉位。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大概的結論:
1.沉寂多時的股票,成交持續活躍,交易量明顯增加;2.換手率由不到1%增加至單日換手5%,甚至10%以上;3.有人為刻意打壓行為;4.與大盤走勢出現明顯背離;5.盤中持續出現明顯大資金活動的跡象。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