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勾畫出的盤中走勢是典型的“垂釣型”。魚桿是前四十分鐘的高開高走,穩步上揚,魚線分兩段,直線下垂段和池底盤繞段,其形態栩栩如生,讓人過目難忘。
A點到B點的“魚桿”類似于“直線推進型”走勢,只是稍有彎曲。在本圖上9:30分至10:10分這段時間,股價以每分鐘0.05元至0.07元的速度勻速推高,人為刻意畫線的跡象十分明顯。步步為營給人以堅實的感覺,有引誘投資者跟風的企圖,“魚桿”部分是盤中多頭騙線,多頭陷阱,若在此段買進,當日盤中即跌去15%以上!
BC段為瀑布型下跌,三分鐘從31元以下跌至27元,成交量放大,不計價位,能拋出多少就拋出多少,主力以出貨為主。“池底盤繞段”一直持續到收市,一直保持活躍的成交,由于暴跌之后股價顯得比上午便宜得多,搶反彈者增加,但盤中量太小,價位卻毫無反彈,主力繼續在較低價位出貨,導致27元以下無反彈低位放量。
“垂釣型”出現在一輪拉升之后的短期或中期高點附近概率大,一般不出現在吸籌階段和拉升中段。屬于典型的莊股盤中走勢之一。該型的意義為出貨,在大漲的尾段利用旺盛的買氣跳水出貨。如果拉升的空間足夠大,市場購買力強大,主力又想出貨的話,選擇這種方式的可能性會大增。在此情況下,則形成大的中期頭部。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一天或幾天要在高位順利出貨已經越來越困難,多數時候會形成一些級別較低的頭部,過一段時間股價有恢復機會,橫向震蕩,再選擇方向。
不出現在吸籌階段是因為吸籌時交易活躍,買賣雙方換手頻繁,一般不會形成三分鐘跌15%的極端走勢,即使是震倉也是一筆單子丟出來留下長下影,股價馬上又恢復連續性波動。再者莊家在吸籌階段會盡量藏而不露,以免打草驚蛇。一般也不出現在持續拉升階段,一旦如此,會影響中小投資者跟風的積極性。
操作要點:
一、高位畫線推進要小心跳水。
二、高位跳水不可搶反彈,即“垂釣型”的池底盤繞段也屬多頭陷阱。
三、手中持股宜果斷殺跌。
四、換手率在10%—20%以內形成頭部的可能性大,換手偏小則說明出貨不多,反彈機會稍有增加。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