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理論基礎-黃金比率和費波納奇數列
一、斐波南希數列為波浪理論的結構基礎
艾略特,波浪理論的開山祖師,在1934年公開發表波浪理論,指出股市走勢依據一定的模式發展,漲落之間,各種波浪有節奏地重復出現,艾略特創立的波浪理論,屬于一整套精細的分析工具,包括下列三個課題:1、波浪運行的形態;2、浪與浪之間的比率;3、時間星期。
艾略特在1946年發表的第二本著作,索性就命名為《大自然的規律》(Nature's Law)。波浪理論第二個重要課題,系浪與浪之間的比率,而該比率實際上跟隨神奇數字系列發展。艾略特在《大自然的規律》一書中談到,其波浪理論的數字基礎是一系列的數列,是斐波南希在13世紀時所發現的,因此,此數列一般卻稱之謂斐波南希數列。
神奇數字系列本身屬于一個極為簡單的數字系列,但其間展現的各種特點,令人對大自然奧秘,感嘆玄妙之余,更多一份敬佩。
其實早在中國《道德經》第四十三章中就道出了神奇數字系列的真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神奇數字系列包括下列數字:
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987,1597……直至無限。
構成斐波南希神奇數字系列的基礎非常簡單,由1,2,3開始,產生無限數字系列,而3,實際上為1與2之和,以后出現的一系列數字,全部依照上述簡單的原則,兩個連續出現的相鄰數字相加,等于一個后面的數字。例如3加5等于8,5加8等于13,8加13等于21,……直至無限。表面看來,此一數字系列很簡單,但背后卻隱藏著無窮的奧妙。這個數列被稱為費波納奇數列。這個數列有如下特性:
(1)任何相列的兩個數字之和都等于后一個數字,
例如:
1+1=2;
2+3=5;
5+8=13;
144+233=377;
……
(2)除了最前面3個數(1,2,3),任何一個數與后一個數的比率接近0.618,而且越往后,其比率越接近0.618:
3÷5=0.6;
8÷13=0.618;
21÷34=0.618;
……
(3)除了首3個數外,任何一個數與前一個數的比率,接近1.618。
有趣的是,1.618的倒數是0.618。
例如:
13÷8=1.625;
21÷13=1.615;
34÷21=1.619;
……
二、平方的秘密
俄羅斯著名數學家韋羅斯利夫,曾經發表的神奇數字研究論文報告中,提示許多有關斐波南希神奇數字的神秘性,其中之一就是神奇數字平方的秘密。
1、由1開始,可能隨意選取連續出現的相鄰兩神奇數字,數目可不限,先將這些神奇數字進行平方,然后將平方所得數字進行相加,其和必定等于最后一個神奇數字與接著出現的下一個神奇數字相乘。
2、除了上述出現的兩個連續出現的神奇數字的平方具有的神奇的關系外,還具有兩個相隔出現的神奇數字平方的神奇關系。其方法就是兩相隔神奇數字的高位神奇數字的平方減去低位神奇數字的平方,兩平方數字之差的結果必然屬于另一個神奇數字。例:
5×5-2×2=21 8×8-3×3=55 13×13-5×5=144……
由上述分析,讀者不難理解,平方在波浪理論的定量分析上亦占有一定的地位。例如,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驚世股票豫園商城從其100元的票面飚升至10000元之上,正巧是其起始價的平方值附近。是否我們可斗膽地說,滬市的起點是100附近,則未來等待它的目標10000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