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損的原則無論是在股票、期貨或其他行業中都是很重要的。但從我收集和理解的關于止損的一些文章看,各有各的觀點,也不能說誰對誰錯。因為他們同樣有著輝煌的實戰成績。由此可見,所謂的“止損”并不是贏利的必要條件,即它可以幫助我們在某些時候杜絕輕微的虧損,但未必一定能幫助我們實現贏利。
但是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前輩提倡止損的原則呢?我覺得原因是------每個人對股票的理解程度不同。
推薦閱讀:止損是一門學問
其實大家都知道,在股市中的人不外乎“一賺二平七虧”這個結果。因此這個現象在個人自身的操作結果也是如此表現的,即每個人大概十次的操作中可能有一次是賺的,二次是平的,七次是虧損的。可以說初學者的絕大多數想買股票的想法是錯 誤的。所以我一直也在強調,炒股其實并不僅僅是炒股票,它其實是炒你的心。應該時常和你自己鬧別扭,明明想做的事,一定要強迫自己不要做。反之對不想做的事情也要強迫自己去嘗試一下。佛經上說這樣可以改化自己的習氣,培養自己的氣質。因此對于初學者來說,只要能夠少犯錯誤就可以保證基本不虧損。然而實際上做到“不犯錯”已經是圣人了。所以在操作中為了保證能夠長久在股市中生存下去,前人提出了“止損”、“割肉”的概念。其實不過就是為了讓自己在錯誤的操作中能夠少賠一些錢。因為十次的操作中有七次是虧損的,既然無法讓你做到成功率次數的提高,就只好讓你做到金額上的少虧。
推薦閱讀:不會止損就不能做贏家
因此高手和庸手的區別就只有從二點上衡量:操作的成功次數和贏利的百分比。高手的成功是來源于上漲的高概率,而普通人無法把握概率。高手可以保證在十次操作中贏利七次以上,而且能夠讓贏利最大化,讓虧損最小化。普通人能夠做到三次以上的成功率就不錯了,而且多數是不明白為什么會贏利和虧損的原因。因此如果能夠讓這三成的成功操作達到利潤的最大化和讓七次的失敗做到虧損的最小化,也基本可以保證不虧本或少虧。這樣慢慢地在股市學的時間長了,自然會有成為高手的一天。到那時所謂的“止損”自然已經不在話下了。
推薦閱讀:止損的訣竅
如果我們自認為沒有到達高手的境界,“止損”還是在股市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原則。我想,只有到了對股票的感覺已經完全了解、絕對把握時才可以不再止損吧。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